第92頁 (第2/2頁)
[美]沃爾特·勞德/譯者:黃佳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拉斯發動的小型反攻讓他心煩;據說坦克部隊損失了五成戰力,他需要把裝甲師投入下一階段的戰役,也就是穿越索姆、刺進法國的心臟。
這項決定可以理解,尤其是經歷過一戰的德國人更能體會。法國舉足輕重,而巴黎則是關鍵所在。德國上次沒有攻克巴黎,這次絕不能出任何差錯,寧可冒險讓敦刻爾克出現奇蹟,也絕不能重新上演&ldo;馬恩河奇蹟&rdo;。
當赫爾曼&iddot;戈林宣稱德國空軍可以獨力拿下敦刻爾克,決策變得簡單多了。希勒特並沒有被欺瞞太久‐‐他在戈林顯然無法兌現承諾的好幾天前就撤除了&ldo;休止令&rdo;,但是空軍元帥吹的牛皮確實影響了戰局。
當坦克車在五月二十七日再度出動,德軍的攻勢已失去原有的節奏,而裝甲師將領的念頭全都轉向南方。曾經慷慨激昂地請命要求讓他的裝甲部隊進攻敦刻爾克的古德里安,現在眼睛裡只有索姆。
還有另一項奇蹟來自德國空軍本身。戈林也許永遠無法阻止撤退行動,但他大可以造成更多損害。德國軍機鮮少掃射擁擠的海灘從未使用破裂彈,從不攻擊多佛或拉姆斯蓋特這類誘人的目標。但這並非因為他們不想做,而是因為缺乏訓練。斯圖卡轟炸機是訓練來進行地面支援的,不是用來封鎖,戰鬥機應該留在高空掩護轟炸機,而不是飛下來摻和。不論基於什麼因素,這些疏忽讓盟軍多了好幾千名士兵得以回家。
&ldo;假如遠徵軍無法回到英國,&rdo;布魯克將軍後來寫道,&ldo;很難想像陸軍如何從重創中恢復。&rdo;這就是敦刻爾克的實際意義。英國可以更換兩千四百七十二具折損的火炮,可以重新添購六萬三千八百七十九臺棄置的車輛,但是二十二萬四千六百八十六名獲救士兵是無可取代的。一九四〇年夏天,他們是英國僅剩的、受過訓練的部隊。後來,他們將成為盟軍反攻歐陸的核心。幾位將領‐‐布魯克、亞歷山大和蒙哥馬利‐‐都從敦刻爾克學到了寶貴經驗。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