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第2/2頁)
[美]沃爾特·勞德/譯者:黃佳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他面前必須立正站好‐‐不過他具有強烈的責任感。他做了一個錯誤假設,以為自己在德國佔領之下仍能保有權力,因此決定投降,留下來與他的子民共存亡。
二十七日下午五點,國王派遣可靠的參謀官德魯索少將,舉著白旗前往德軍陣線。國王想爭取有利條件的任何希望,全都立即破滅。元首堅持比利時無條件投降。利奧波德同意了。五月二十八日清晨四點,比利時正式放下武器,宣佈投降。
幾支零星的隊伍仍持續作戰。第十六步兵師的楚浮上尉經過一天的撤退,精疲力竭地倒在呂德福爾德飯店的大廳睡覺。清晨四點半,他突然被一陣聲響驚醒。燈開啟了,人們來來回回走動。&ldo;陸軍投降了。&rdo;有人解釋道。
&ldo;什麼?&rdo;
&ldo;團總部的聯絡官剛剛捎來命令。&rdo;
&ldo;這麼說來,我被遺棄了。&rdo;身為國會議員以及瓦隆社會黨(walloon cialist party)青年領袖之一的楚浮,是個不會盲從軍隊命令的硬骨頭。
他&ldo;借&rdo;了一輛指揮車,迅速動身前往敦刻爾克。一抵達法軍前哨站,他立刻明白對他而言,繼續參戰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前哨站的值班軍官因為比利時的投降而滿腔激憤,他痛罵楚浮是個叛徒、懦夫,並且提出警告,要是楚浮膽敢再往前一步,就叫衛兵立刻射殺他。
楚浮向後轉,試著往南走另一條路,但迎面碰上一支德軍縱隊。他再度朝北疾馳,抵達科茲伊德(xyde)的海邊。他在這裡戰戰兢兢地接近一名英國軍官,小心翼翼地說明他並非叛徒。他可以越過防線嗎?
&ldo;恐怕沒辦法,長官。抱歉。&rdo;
他繼續往尼約波前進,在這裡,他遇見一整支比利時軍隊,有些人跟他一樣倍感挫折。楚浮和其他幾個人私自挪用停在水道上的一艘漁船,被船隻的引擎、風帆以及在他們頭上俯衝盤旋的一架德國軍機傷透腦筋。德國軍機最後飛走了,它顯然認定這群人不值得浪費子彈。他們終於安全進入外海。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