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沒關係,至少我們賺回了拍攝預算,沒有浪費掉火熱的暑期檔。”蘇靈溪坦然地聳了聳肩,“現在離明年的頒獎季還遠著呢,或許會出現什麼轉機也說不定。”
奧斯卡評委的確討厭那類口碑良莠不齊、全靠特效或者著名ip狂攬票房的商業大片,但很明顯,《自由之路》目前還沒淪落到“口碑良莠不齊”的地步。
除開一小部分激進敏感的男觀眾,idb、爛番茄等影評類網站上的觀眾留言都很友好,並沒有出現太苛刻的言論或是差評。
如果《自由之路》能保持著良好口碑和高昂的票房走勢堅持到最後,說不定不僅不會引起提名委員會和投票評委的反感,還能借著這波聲勢在評委們心裡刷一波存在感。
評委也是人,當很大一部分人在網上高喊著“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太絕妙了”、“驚人地突破了以往公路電影的主流主題”這種言論時,他們也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特蕾西打量了她幾眼,嘆了口氣,“好吧,但願明年不會出現整個頒獎季血本無歸的悲劇。”
雖然這話有點烏鴉嘴的嫌疑,但蘇靈溪聽著還覺得挺順耳。
自從《自由之路》的首周票房出來後,不管走到哪,她的身邊總是圍著一堆看起來可親可愛的“朋友”,哪怕只是去參加一場party,也常常被纏到半夜都不能脫身。
大概娛樂圈的人就是天生有這種四處逢迎的本事,前幾天還在party上把你當空氣的人,過了不到一個星期就開始熱情地拉著你cial,變臉速度令人歎為觀止。
各種彩虹屁聽多了,蘇靈溪反倒覺得特蕾西說的大實話更中聽,兩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也比那些曲意逢迎更叫人來得習慣。
“放輕鬆,uta不是已經和tsg公司約定好了嗎?只要公關費給到位,我想那幾個前哨獎應該會有拿到提名的可能。”蘇靈溪笑了笑,眉眼間絲毫不見忐忑,“《自由之路》為他們帶來的票房回報率不低,這件事應該用不著咱們操心太多。”
奧斯卡提名是特蕾西最開始丟擲來誘惑她簽約的條件,現在兩人因為sunrise的股份而形成了深度捆綁關係,哪怕她籤的只是海外分約,特蕾西也會利用自己在uta這麼多年積攢下來的人脈幫她一把。
tsg就是她們經過千挑萬選才選中的合作伙伴——公司體量小,成立時間不長,但老闆大衛勒布朗卻是公關奧斯卡獎項的箇中好手——他的猶太裔血統和家族背景在很多時候都有著其他人無可比擬的優勢。
事實上,假如沒有特蕾西和喬伊在其中牽線搭橋,大衛勒布朗未必會答應為她一個外國演員公關提名。
——值得一提的是,經過這件事,蘇靈溪才得知喬伊居然和大衛勒布朗一樣,也是猶太裔血統。
迪恩考克斯雖然名聲在外,但她認識喬伊的時候還沒有踏足好萊塢,自然也就沒有過多研究考克斯家族的發家史。
要不是喬伊在聊天時主動提起自己和大衛勒布朗的淵源,蘇靈溪恐怕現在都還矇在鼓裡。
不過想來也是,縱觀近40屆奧斯卡表演獎得主,猶太人之多實在令人吃驚,奧斯卡獎一直以來也都有被猶太人和親猶太派操縱的傳聞。
迪恩考克斯作為奧斯卡獎的創辦者,身負猶太裔血統,也並不是一件多麼讓人震驚的事。
對此,蘇靈溪內心更多的其實是警醒:在以前,她從來都沒有深思過種族勢力意味著什麼。
這可以說是一種思維慣性,畢竟華國的社會環境和美國不同,華國人大多沒什麼種族觀念,種族歧視於她而言是個非常陌生的詞語。
但現在,她要在好萊塢爭取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須正視猶太人掌控著整個好萊塢的事實:從奧斯卡獎到八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