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登高3 (第3/4頁)
春山有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就是杜甫,這就是他的詩。】
晚唐。
將這首詩讀過無數次的李商隱忍不住眼眶溼潤,八重悲苦說得貼切,杜工部一身才學,卻一生顛沛,悲苦難言,《登高》一詩,簡直要將他的苦難說盡了。
南宋。
本想靠著《說落花》、《說山月》傳名的羅大經微微怔愣,隨即便是狂喜,他也是能上水鏡的人了!
這一刻,他心裡因為彈劾罷官的抑鬱不滿才完全消散,解詩著書,同樣可以留名後世,他的主張著於書中,千百年後自會有知音者!
中唐。
白居易道: “這《鶴林玉露》應是取自杜工部的詩,爽氣金無豁,精淡玉露繁。想必這羅大經亦是老杜擁躉,八重悲意解得精妙。
元稹也對這段解讀頗為讚賞:“確實精妙,杜工部名聲在當世不彰,若不是偶然得到,怕是要使明珠蒙塵,樂天兄,不如我們將杜詩整理校對一番,也做些詩解,讓天下學子都來學杜工部的詩?
白居易眼睛一亮:“是極是極!杜詩感懷激烈意境闊大,格律精當煉字傳神,確為學詩的極好摹本!
這,也是他們能為杜工部做的唯——件事吧!
【因為如此濃重的悲哀,詩人最後也不得不哀嘆,艱難苦恨繁霜聾,潦倒新停濁酒杯。我們彷彿可以看到一個窮困潦倒的老人頹然嘆息,艱難苦恨,一字一行血淚。
可杜甫為什麼會這樣艱難呢?
艱難的又僅僅只是杜甫嗎?熟悉歷史又有閱讀經驗的大家肯定能反應過來,這裡的艱難不僅指生活艱難,還指國事艱難。】
李世民的心狠狠一跳,來了!
【這首詩寫於唐代宗大曆二年,這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國家的動亂卻並沒有結束,藩鎮趁機做大,成為了地方割據勢力,就很像民國時期的軍閥。他們互相爭奪地盤,甚至危及朝廷,百姓仍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而杜甫及其家室,也是百姓中的一員。】
眾位帝王心頭一凜,雖然沒聽過藩鎮,但聯絡後面的地方割據勢力,卻是不難理解。
贏政冷哼一聲,這大唐被水鏡盛讚過許多次,後來竟會如此不堪,他們的皇帝是做什麼吃的?
劉徹摸著下巴: “聽水鏡裡的意思安史之亂是唐軍贏了,難道這藩鎮藉著平定叛亂的機會擁兵自重?
太極宮裡,李世民黑著臉,心中怒氣翻騰: “一個安史之亂還沒有搞清楚,又來了個藩鎮割據,我李家到底是出了多少個敗家子?
地方割據、危機朝廷,哪一個聽著不是觸目驚心?他心裡還有一句話沒說,地方割據,還有那軍閥,聽起來竟有些像隋末亂世,大唐,莫不是步了前隋的後塵?
北宋。
趙匡胤想到唐末的百年亂象,也是沉沉地嘆了口氣,軍鎮武人,處理不好便是威脅國本啊!所以他費盡心思削弱武人權力,就怕又出現當年的割據局面,沒想到防得了武人,防不了異族嗎?
想到水鏡之前提到大宋的寥寥幾語,趙匡胤憂心忡忡。
【在講這首詩之前,我們回憶過杜甫青年時期的作品——《望嶽》,詩裡的杜甫豪情滿胸襟,幾十年後,同樣的登高之作,卻是滿目悲涼,為何會如此?
《望嶽》寫於唐玄宗開元年間, 《登高》寫於唐代宗大曆年間,中間隔著史書裡繞不開的安史之亂,大唐王朝由盛轉衰,一齊衰落的,還有詩歌裡的盛唐氣象。】
“由盛轉衰……”
李世民手心微緊,安史之亂對大唐的影響如此大嗎?也難怪,前面說安史之亂後藩鎮做大,地方割據危及朝廷,如此又怎麼不是衰敗之兆?!
他又急又氣,恨不得到那玄宗朝,一劍劈了李隆基。
【我們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