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雪夜鬧劇 (第1/2頁)
荔荔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下起了小雪。
路德維希大街幾名流浪漢坐靠在牆上,眼睛緊閉著,面板被凍得發白,許久沒洗的頭髮披上一層髒汙,髮絲交纏在一起,潦草凌亂。
才十月,慕尼黑的冬寒冷刺骨,景瀾攏了攏大衣,扣上衣領,把剛買的的烤紅薯一一放在那幾個流浪漢的碗裡。
全球經濟大蕭條,作為戰敗國並揹負條款的德國經濟再次面臨大崩潰。以工業出名的德國大量工廠倒閉,人民失業率日漸增長,迫不得已流浪街頭直至死亡的事件已經不在少數。
流浪漢們察覺到動靜睜開眼,看到碗裡的烤紅薯立馬伸手拿起來放嘴裡狼吞虎嚥,不忘朝著景瀾離去的背影不斷道謝。
願一個紅薯能讓你們熬過寒冷的夜晚,她心裡默默祈禱著。
回到住所,景瀾開啟門前掛著的信箱,裡邊有一封新的來信,信封上只寫了三個字:瀾瀾收。
是她父親的字跡。
她把信揣兜裡,進了裡屋,隨後鎖上門。一樓燈亮著,想必是住在對面樓她的房東海倫娜太太特意過來為她留的。
桌上還擺放著她親自制作的奶油蛋糕和一杯牛奶。
海倫娜太太總是喜歡在家裡搗鼓甜點並把它們送來,從景瀾搬來這裡開始,已經持續一年多了。
她是個溫柔善良的德國貴婦,她的先生是個貴族軍官,聽說死在了十幾年前的戰場上,剩下的遺產都留給了海倫娜,其中包括路德維希大街的兩所房子。
景瀾喝了口牛奶,還是熱乎的,想來海倫娜太太剛離開不久。走到窗戶邊,正巧看到對面海倫娜太太的房子二樓剛熄了燈。
還是明天再去感謝吧,景瀾心想。
洗漱完,景瀾回到房間,看了眼窗外。凌晨兩點,街上已經沒有人了,路燈下的飄雪顯得路德維希大街分外寂寥。
昨年這個時候,她剛從中國來到慕尼黑。
拉下了窗簾,她關了房燈,只留下書桌上的一盞檯燈。她坐在桌前拆開那封信,一字不漏地看完信上的內容。
她的父親讓她回國。
原因很簡單,德國的經濟已經快到了冰點,他怕景瀾吃不飽睡不暖。思及至此連夜寫信寄去遠在海外的景瀾,讓她放棄在慕尼黑的學業,速速返回中國。
另外,他也一直反對景瀾留在德國學習,他恨不得女兒立馬坐船回到中國去。
景瀾能讓她父親鬆口,全靠母親張沂玲天天在他耳邊軟磨硬泡。
她主修文學,在慕尼黑留學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她不想才讀了個一年半載就半途而廢。
景瀾從抽屜拿出一張全新的信紙,提筆落字。
致我偉大的父親:
自上次一別,已是過了一年,女兒對您和媽媽甚是想念。在慕尼黑一個飄雪的日子裡收到了父親的來信,看完信的內容,我看到了父親您對我的滿滿關愛和擔憂之情。可是女兒思慮再三,最終的選擇可能會讓父親您失望。
目前女兒在慕尼黑還算安穩,父親和母親給的錢財足以女兒生存.女兒實在不想學業半途而廢,我答應你們,再過兩年,我就回國,等我修完學業,必定與您和媽媽團聚。
願您和媽媽身體一直安康。
你們最愛的女兒
1930年10月5日
在路德維希大街一所住房裡落筆。
她寫完把信放進信封裡,固定好封口,隨後放在桌上,就等著明天郵差來收信了。
伸了個懶腰,看到吊鐘顯示凌晨兩點了,本想要熄了檯燈去睡覺,但看到擺在檯燈旁的照片,伸手去拿了起來。
照片裡的男人像一個被西方藝術家雕刻出的藝術品。
五官立體且每一塊地方都長得恰到好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