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吻江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所思所想亦有之,考生紛紛奔走於朝中大臣, 以及各個公卿府,向他們進獻自己的得意之作,這個他們私下裡叫投名卷,意思也很明顯,就是讓人知 道自己的大名,有那被看中的,則會得到很好的照顧,科舉的時候中了第,就成了他們的勢力,而科舉 當時做的卷子叫慕名卷,上面的文章錦繡,可惜,都是誇誇其談者居多,因為這樣的人有私心有弱點, 方便掌握啊!&rdo;
石磊頭一次聽到這樣詳細的分析,而且還是正和帝親口跟他說的,原先他以為照顧一下那些士子們 的生活起居就算是施恩了呢,結果裡面這麼多說法兒啊!
可是他有一點不太明白:&ldo;那這樣下來,豈不是朝廷越來越沒有人才可用了嗎?雖然太祖皇帝是馬 背上取的天下,可小臣的父親在世的時候常說,沒有永遠的用兵打天下,只有永遠的用士治天下。&rdo;
&ldo;先定軍侯看得清楚,可是很多人看不清!&rdo;正和帝一提到這個就來氣:&ldo;但凡是投靠了他們的人 ,就千方百計的讓人揚名,而後科舉的時候,大家都知道這個人有才情,給的名次也高。但是很多時候 都是他們自己弄虛作假,欺世盜名。這樣科舉出來的&l;進士&r;,朕如何敢用?&rdo;
&ldo;以名取人?&rdo;石磊重複的說了幾次,眼珠子轉悠的更厲害了,古靈精怪的樣子倒是讓正和帝心情 好了點兒,就看這位小定軍侯有什麼&ldo;奇葩主意&rdo;了。
&ldo;陛下,小臣有一事不明,那些考試地讀書人他們都是要把自己地名字寫在試捲上的嗎?也就是說 ,大家都知道彼此誰是誰?&rdo;
&ldo;當然!&rdo;正和帝很肯定的點頭。
&ldo;小侯爺,這科舉考試是很嚴格的,不只是姓名,還得上書籍貫,家中父母高堂,若有娶親,且妻 族也要上表,三代血緣至親都要寫上,按律,三代為良,無犯法之人,無再嫁之女方可科舉及第。&rdo;高 大總管很貼心的給石磊又普及了一下科舉的規矩。
石磊終於明白了科舉的苛刻,怪不得那些讀書人家都規矩的要死要活,原來根源在這裡!
066 糊名謄錄
以前他覺得岳家的規矩太規矩了,規矩到人人的行事準則就跟量好了似的,說話做事一板一眼,亡 妻也是如此,管家理事的時候,五位嬸嬸都對亡妻退避三舍,因為亡妻的規矩是最規矩的,愣是壓的出 身高低不同的嬸嬸們一頭,誰在她面前都抬不起頭來,就連老虔婆子也是如此,誰讓她是庶女出身呢。
論起&ldo;規矩&rdo;二字,就是石磊自己都敢說,不如亡妻。
只是他沒有想到,岳家的這種情況是來自於科考!
三代不能有犯法之男再嫁之婦,怪不得李家的姑娘們出嫁後,若是守寡的就終身不二嫁,全都是守 節之婦,而不打算再婚。
這可是關係到全族的大事,李家是文官清流之首,這樣的家族,是容不得半點兒差錯的。
不過現在不是講究規矩的時候,石磊在瞭解了科舉的詳細之後,立刻就來了壞點子。
石磊沒有什麼正才,不然老侯爺當年也不會給石磊找了李家的嫡女做媳婦了,他只有歪才,正好配 上李家嫡女的端莊,這才相宜麼。
&ldo;陛下,小臣雖然是一介武夫……&rdo;好吧,說這話的時候,正和帝的表情很糾結,石磊自己也小臉 兒一紅,他一個娃娃臉看起來跟個豆芽菜一樣的小身板子,&ldo;一介武夫&rdo;這四個字兒,真不般配!
&ldo;好吧,小臣一個紈絝,科舉大事其實小臣沒有置嚎的餘地,但是小臣想啊,這是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