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新局 (第1/4頁)
勝者即正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確定了大軍下一步的進攻目標之後,圍繞著這個軍事行動的一系列調整和人事調動也隨之而來,鄭成功和一眾下屬整整開了三日的會,才最終確定了大部分議案的基本方向。
事情自然只是剛剛開始而已,鄭成功開會對下屬們做出了指示。而這些下屬,同時也是明鄭體制裡面各部門的最高領導們,自然也需要回去落實,召集手下擬定具體可行的方案,提交稽核,在獲得鄭成功的肯定之後,才能具體實施。
鄭成功畢竟還是明鄭軍事集團的最高領袖,又憑藉著後世的記憶,身體原主的能力,表現出了超乎所有人的戰略眼光和戰略謀劃。
所以,他在會前想要的結果,無論是軍隊,民政和商業上的調整,還是克復漳南六縣之後,明鄭內部的整合調整,基本上都已經得到了實現。
不過,在張名振的堅持下,關於其麾下大軍編制調整的問題,還是懸而未決。
鄭成功藉著聯絡李定國的名義,洪旭又搬出為全軍將士請功討封的由頭,這讓負責阻擊,但是攔截金礪,楊名高所部潰兵不利的張名振根本無法拒絕張煌言的調動。
畢竟,要是得不到軍中諸將的支援,鄭成功又搬出了戰場之上的事情來問罪,那張名振可就真的孤立無援,任由宰割了!
當然,他也看得出來,鄭成功不想把事情做的太難看,所以除了堅持一定要張名振出任水師前軍之後,便轉入了大會的另外一個議題,還給了他和手下的人考慮的時間。
畢竟,現在的鄭成功要做的,是在身體原主的基礎上,建立一套更加科學和嚴密的體制,以確保無論任何人出現意外,這套體制下的人們,都能按照原本的路線,繼續“驅除韃虜,恢復山河”的事業。
而這,就需要鄭成功自己率先做出表率,不然就極有可能如同原本歷史上一樣,只是依靠個人威權,維繫著抗清事業!
鄭成功是稱雄一方的梟雄,鄭家的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
當然了,張名振只以為鄭成功是愛惜名聲,所以才這樣優柔寡斷。他早就不相信所謂的“友軍”了。
不過,除了張名振所部的“前軍”,鄭成功原本計劃中的中軍,左軍,右軍,後軍四部,都已經確定了調整的方案,這是鄭成功親自擬定。
在原本的五軍體制中,為了限制將領的權利,確保軍隊的忠誠,同時也是為了防止變節將領帶著大批軍隊叛變投清,所謂的“五軍”只是虛設。
但如今局勢已然發生了改變,鄭軍將來也不會僅僅侷限於金廈二島和漳南六縣,所以虛設的“五軍”,必須落實,才能確保軍隊的排程無礙。
在鄭成功的計劃中,五軍中的“中軍”,“左軍”,“右軍”為陸戰部隊,其中“中軍”由中提督甘輝所領,下設四個滿編軍鎮,分別是原有“親丁鎮”,“戎旗鎮”,由郭廷和周全斌統率,以及由鐵騎鎮和前鋒鎮整合擴充而來的“驍騎鎮”,新組建的“虎衛鎮”。
“驍騎鎮”顧名思義,自然就是騎兵軍鎮,鄭成功將繳獲自金礪所部八旗兵的優良戰馬全部交給了赫文興和原鐵騎鎮總鎮劉有才,希望能組建一支可堪一戰的強悍騎兵。
“驍騎鎮”下設左右兩衛,滿編為一千二百兵,分別由劉有才和王起俸統率,赫文興任總鎮,統親兵一百,指揮全軍。
而這,也是鄭軍當前五軍中的唯一一支成建制騎兵,其餘的優質戰馬和部分雜馬,則分配給了軍隊的眼睛——“夜不收”和斥候。
至於原本歷史上,六年之後才出現的“鐵人兵”,也即鄭軍中的“虎衛鎮”,重甲戰兵。鄭成功依舊力排眾議,說服軍中諸將,設立了這支在近戰中可發揮強悍戰力的部隊。
鄭軍在東山大戰的勝利其實更多是一種取巧,並非野戰實力超過了金礪麾下的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