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第1/2頁)
王不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她有了那麼些經歷,膽子還是比別人更大一些的:「就之前在咱們旁邊賣酸梅湯和綠豆湯的老婆婆,你們記得嗎?」
「記得啊,當時我們賣綠豆湯,你還說咱們湊兩角錢給人家,影響人家生意了。」
「是」,陳喬玉點點頭,「我問過了,老婆婆每年就夏天賣兩三個月,掙一點兒是一點兒,最近天冷了,她就不出來了,正好她家就在這附近,我尋思著要不問問她?」
張永華還在猶豫:「這爐子十好幾塊錢呢……」
剛開始賣燒餅的時候,說好了掙的錢先還爐子錢,好幾天都不見錢入帳,張永華看著爐子比眼珠子都緊。
這麼貴重的玩意兒,就這麼放別人家裡?
第72章 搞什麼?現代人不穿棉衣?
還是柴愛花最先同意:「要是人家願意的話,我看是行的。」
英子向來站在陳喬玉這邊。
她們仨都答應了,張永華也沒話說了——說白了,這生意是這姐妹仨弄出來的,他就是個搭頭。
加上平日裡屁話不斷,這仨都不把他當回事。
不過張永華心裡也不氣,他還是農民思想,覺得在地裡刨食兒最踏實。
所以先前柴愛花跟他說的時候,他是怎麼都不答應,忙完了地裡的事兒才出來。
說做就做,陳喬玉早就探好了口風,這會兒一說,老婆婆還能不同意嗎?
「要是個別的東西,我還真不敢收,但這爐子行,不光貴重,它還重吶!放在門口都丟不了!」
老人只有一個要求:「你們每天送過來,幫忙從車子上卸下來,車子我拿屋裡去,這樣外頭沒車,人家搬不走。」
有車人家搬上車的動靜也足夠老人察覺了。
陳喬玉就問老人多少錢,她心裡是覺得只要不離譜,多少她都答應。
現代那邊別人因為韓爹爹韓婆婆的年紀大,買菜都照顧他們,她在這邊也力所能及對老人家好一些。
誰知老人猶猶豫豫地報了個數字:「一塊五,一個月,咋樣?」
對老人來說,平時街坊鄰居讓幫忙看個東西,那再正常不過了,可沒有收錢的。
就算整月地放,人家頂多也就是買兩斤橘子感謝感謝,一塊五對她而言,還有點擔心報高了。
但現在一塊五毛錢對陳喬玉他們來說,早就不算什麼了,大家立刻答應了。
陳喬玉想了想:「乾脆再多給五角吧,讓老婆婆幫忙提前生個火,咋樣?」
這樣他們從村裡過來,就不用再生火等爐子熱了,直接就能開爐子烤餅。
這樣能節省不少時間,大冬天的還能晚起來一會兒,舒服不少呢。
這麼商量著,最後定下來兩塊錢,明天他們帶柴火和玉米葉子幹稻草過來,存在老婆婆家裡。
老婆婆喜得不行,這兩塊錢對她來說幾乎等於白賺,老人吃的少,鹹菜就餑餑,兩塊錢能買半個月的餑餑鹹菜。
柴愛花他們也輕鬆不少,看了看時間,還早,決定去好好犒勞一下自己。
英子跟陳喬玉去學校把青楊接出來,他們學校晚上有吃飯的時間,近處的學生能回家吃。
柴愛花選了個離學校近的國營小館子,大家湊錢點了一桌。
陳青楊的肉絲麵是最先上來的,快速吃完就回學校了。
剩下陳喬玉他們幾個,點了三個小炒,還要了一個大肘子,這肘子的分量很實在,鹵得香爛軟糯,肘子皮一吸溜就進去了。
肘子肉也瘦而不柴,最嫩最好吃。
張永華還做主給點了火燒:「驢肉火燒!我以前跟我爸去縣城的時候吃過一回,那味兒,想了好幾年!」
柴愛花聽著心裡可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