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頁 (第1/2頁)
王不悔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幾個年輕人踏實肯幹,又能說會道,帶著村裡人的樸實和敢拼敢闖的勁頭。
柴愛花在質量上把關,最後要是剩的不多,寧可都和到一起自己吃了提前收攤,也絕對不糊弄別人,做小一點兒或者餡兒放少一點。
而且全鎮統一定價,大人小孩老人來了都是一樣。
這年頭的東西大多有供銷社統一定價,但是私下裡交換的價格就千奇百怪,有的特別離譜,有的專挑老人小孩坑。
陳喬玉他們商量著不做這樣的事兒,說一毛錢就一毛錢,因而大家都願意買他們的餅。
中間陳喬玉也暗暗的把自己在現代買的東西都淘換了出去,她一人做兩門生意,大家更是喜歡在她這裡買了。
等到八月最後一天,大家清算總帳,還上大隊的麵粉和鴨蛋錢,還有柴愛花娘家的爐子錢,各項油鹽菜錢,一算,連姚大勇一起,六個人每個人能分十七塊錢!
張永華當時就震驚了:「乖乖,我們這才做了十天不到,就能17塊錢?我表弟在城裡當學徒工一個月也才十七塊五啊!」
他們十天不到,掙了人家一個月的錢。
陳青楊提醒道:「這還是還了本的,我們現在還有差不多五十斤麵粉,和十斤鴨蛋,鹽有一斤多,另外還留了十塊錢買豬油煉豬油渣。」
陳喬玉翻來覆去地數著那十七塊錢,其實她手裡遠不止17塊錢了。
現代那邊她有將近一千塊錢,之前兩元店的雜貨跟襪子毛巾那些她也換了三四十塊錢跟不少糧票布票工業券。
可以說她現在算是半脫貧致富了。
但這17塊錢對陳喬玉來說依舊意義重大,因為這是她在七零年代,光明正大,透過自己的努力掙來的錢。
就算有一天老宅再也去不了現代了,她再也不能投機倒把了,她依舊能夠靠著這門手藝活下去。
陳青楊也分到了17塊錢,他比陳喬玉更興奮,反覆問陳喬玉:「姐,我是不是能上學了?姐,這錢夠了吧?」
青楊因為陳良和姚金花的關係,小學一直是斷斷續續上的,13歲了才小學畢業。
暑假前他考上了鎮上的中學,雖然高興,但心裡一直懸著,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攢夠錢去上學。
他心裡很想上學,但他不敢表露出來,就怕陳喬玉為了讓他上學,胡亂找人嫁了,那樣他寧可不上學。
原本想著沒指望的,尤其是分家之後,連吃飯都要靠金二嬸和舅舅舅媽們接濟,他都不敢想上學的事兒了。
心裡都做好準備休學一年,攢夠錢第二年再考再上。
誰知道分家之後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原本以為家裡人不多了,什麼都要自己來,會變得更捉襟見肘。
誰知道姐弟二人齊心協力,沒有了那些搗亂使壞的人,幹活竟然還輕鬆了不少。
陳青楊拿著錢,興奮得差點兒讓餅給噎著,等得到了陳喬玉跟大家的肯定,他能夠上學之後,更是一蹦三尺高,恨不得仰天長嘯好幾聲。
「我這幾天,天天都從中學門口過,就在想我能不能進去上學,現在終於能進去了,太好了,真的太好了。」陳青楊用手背用力地抹著眼睛,聲音裡都帶著哽咽。
陳喬玉笑著拍了拍他:「明天就要開學了,學費你自個兒掙的,姐這錢就給你買點兒文具和生活用品。」
兩人跟柴愛花請了半天假,去供銷社買東西去了。
其實本子和筆都已經不缺了,陳喬玉從現代換了一些,這些天淘換的也都積攢了下來。
但大多都是鉛筆,沒有一支好鋼筆。
陳喬玉在現代看的那些鋼筆顏色都太亮了,太扎眼,明顯不是這會兒時興的英雄牌這幾個。
所以還得在七零買,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