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有人說,糊塗是一種人生智慧,更是一種快樂生活。雖然很多人不信,只是聽聽就一笑而過,但現實生活確實如此,太過清醒或過得太精明,人生總是很累。得過且過雖然看起來“頹廢”,但真的是“很爽”。
人之所以清醒,是因為有追求,不想糊糊塗塗過一生,或者說是想要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追求人生的價值。因為有所期待和嚮往,人便會去勇敢追求,拼盡力氣去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不想留有遺憾。
人活於世,離不開物質的存在,畢竟那是生活的基礎。只是外在的物質(也包括權力和名聲這些顯像的東西),帶來的往往是感官的享受,更容易讓人著迷,猶如吸食毒品那般,利益容易讓人上癮和沉淪。
莊子說:“物物,而不物於物。”人應該駕馭物,而不是被物所駕馭。在現實中,人總是為了物而變得喪心病狂,實實在在地成為物的奴隸,而不是主導物的主人。人一旦為物而活,那麼他的人生便受到限制。
人總是這樣,沒有的想擁有,有了還想要更多;得到了不懂得珍惜,失去了便怨天怨地。對於生活,得隴望蜀,巴不得能擁有一切。貪婪,貪得無厭是人的本性。當然,得到不會從天而降,需要努力的付出。
付出才會有回報,有所求,就有所應。要別人能應承你的請求,就必須你答應別人的條件。沒有人會無緣無故、不求回報地幫助你。你想得到什麼,就必須付出什麼;想得到多少,就必須付出相應的代價。
有所求,總是有代價的。因為有所求,所以就會有所限制。你便要在限制中去做要求的事,而不能隨自己的意,想怎樣就怎樣。如果你肆意妄為,逃出困鎖,別人就會對你的所求進行限制,甚至讓你一無所獲。
你想獲得某個職位,請求朋友幫忙。朋友本著交情打算幫助你,並告訴你注意的事項。然而,你自以為是,認為朋友就應該幫你,事情是板上釘釘的,什麼注意事項是多此一舉。於是,你依然我行我素。
可是,你忘了,朋友並非一手遮天,也不是一定要幫你,他不欠你的。你的我行我素,只會讓朋友難堪,甚至利益受到損害。最終必然會導致朋友不幫你,而你的所求也在臨門一腳時,功虧一簣、化為烏有。
這能怪誰呢?只能怪你自己。既然是有所求,就必然會有所限,不可能讓你為所欲為獲得想要的“自由”。做任何事,都是有代價的。無緣無故的熱情和援手,必然會有陷阱。等價交換的利益,才能維繫長久。
只是一味地向對方索求,那麼對方對你也會有所要求,被限制就成必然。沒有禮尚往來的索求,本質上是不勞而獲,沒有人願意無條件幫助不勞而獲的人。如沿街乞討的乞丐,如果沒有殘缺是得不到幫助的。
籠子裡的鳥是有所求的,它就必須以漂亮或悅耳的聲音取悅主人,同時它也被限制在籠子中失去自由。公園中的老虎也是有所求的,它就必須給人觀賞,成為取悅觀眾的物件,它同樣失去笑傲山林的自由。
這世界是公平的,要有所得到,就必須要有所付出。你有所求,本性就必然會因為被限制而失去一些“自由”。莊子故事中的神龜,一旦被人供奉起來,那就只能在方塊之地踱步,失去在大海中自由的遨遊。
不接受魏王邀請的莊子,過著清貧的日子,因為無慾無求,才能自由自在。惠子雖然身居高位,錦衣玉食,然而因為有所求,所以很多時候卻身不由己。不同的選擇,不同的結果。想要得到,就要付出。
現實就如如此,如果你對別人有所求,別人就會對你有所限。沒有誰會無條件地答應你的請求,他能答應你,必然是因為能從你這裡收穫什麼。如果有人對你的所求總是有求必應,除了親人,就是騙子。
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