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如果說活著的目的是為了追求慾望的實現,達成自己所想。那在存在的過程中,每一次努力和爭取,又是為了什麼?在實現慾望的過程中,人總是在尋找自己存在的價值所在,以解釋努力並不是做無用功。
從最低階的存在來說,或者用社會最底層的人來說,他們存在的最初想法,僅僅是為了能繼續生存下去,讓生命得到延續。當脫離了貧困線上的掙扎後,他們便會向更高的目標前進,或者產生更多的慾望。
人和社會的發展往往是一個延續的過程,從無到有,從低階到高階。從最基礎的活著,再到生活的更好,然後再為他人的活著奉獻,從最初的生命本能到追求服務整個群體,追求群體延續和存在的意義。
其實,在人類脫離了生存的困擾,有了等級的區分之後,生存的意義更多地變成了除生存慾望外更高的追求。美的享受、愛的奉獻,都是人對生活更高階別的追求。慾望只是存在的附屬品,追求的終極也並非只是佔有。
當你滿足一切慾望的時候,會發覺原來追求的擁有好,很大一部分只是擺個樣子,並沒有得到實際的運用,反而會因為你佔有的太多,讓別人擁有的少,對你產生怨恨,甚至千方百計把你從高處拉下來。
你的擁有之後,沒有他人的祝福和認同,反而會有更大的孤獨感。人總是喜歡熱鬧,站在高處固然可以欣賞更多的風景,但是沒有人陪伴,總是讓人感到遺憾。擁有的被祝福,才是最大的價值。
被他人認同,讓存在的價值更有意義。人雖然是為自己而活,但也並非一座孤島,也需要顧及別人的生活。一個家庭,成年人需要照顧小孩和老人,這是家庭責任,這種責任不需要被外界認同,但需要自己認同。
三人成虎,唾沫淹死人。如果某些責任沒有被承擔,或者某些事被人詬病,持續不改變的話,就很容易被人孤立。人一旦被孤立,那人生之路就很難走。不管你是孑然一身,還是有人相伴,被認同都是必要的。
在工作中,員工不管做多還是做少,總是希望能得到領導的認可,這不僅是關乎到自身的待遇,還考驗著自身的能力。要知道,職場中最終靠的還是人品和能力。被領導認可,那就是對能力和人品的肯定。
如果得不到領導的肯定,員工必然會喪失信心,失去熱情,最後在工作中渾水摸魚、得過且過。既頹廢了自己的精神,又浪費了自己的時間。沒得到他人的認可,只會讓自己對自己感覺失望,認為自己不合格。
學校讀書的孩子,並非每一個都能成績拔尖,但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有些孩子因為學習好,被老師認可;有些孩子因為性格好,被老師認可;有些孩子因為品德好,被老師認可。
當一個孩子被老師質疑,認為其沒有優點,那給孩子的打擊是巨大的。孩子本身也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逐漸變得自暴自棄,不願意讀書,也不願意與人交往,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在質疑中沉淪、頹廢、虛度時光。
被認可,不僅是他人對自己的肯定,也會讓自己增強信心,對自己肯定,從而更容易在人生前行的道路上高歌猛進。被肯定、被認可,不是渾水摸魚,而是要自己實實在在地做出成就,讓人滿意。
沒有人不喜歡被肯定,被別人讚揚。人總是從解決溫飽的生存問題後,再向欣賞和享受美的路上前行,然後在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後為他人和社會做出奉獻,承擔社會責任感的同時,滿足內心的追求的喜悅。
被認同,存在價值的表現方式。如果一個人活著不被人認同,就算取得再大的成就也是失敗。當然,一個人不可能被所有人認同,只要能被一部分人(家人、同事、普通人)肯定那就算得上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