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 章 167 家宴 (第1/3頁)
碧水青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太子說不上是眾叛親離,但確實是無人相助。
在場的眾多妃嬪、皇子皇女中沒有一個站出來說句話緩和場面,讓太子有臺階可以下。
太子的親姨母儲秀宮妃小赫舍里氏沒有,從前一直跟在太子身後的三阿哥也沒有。
康熙沒有搭理太子,但也沒有出言訓斥,只是冷淡地不去看太子,將他晾在一邊,徑直陪著皇太后說話。
坐在皇太后身邊,康熙面上神情和煦,語氣溫和地提起這次大清與準噶爾開戰後漠南蒙古在科爾沁的帶頭下頗為積極,向皇太后暗示等大清擊退準噶爾後,會重賞科爾沁。
皇太后心眼粗,沒什麼鬥爭經驗,為人沒那麼敏感,絲毫沒有察覺到亭閣中的氣氛有異,只聽著康熙讚賞科爾沁的話開心得不行,笑得合不攏嘴。
雖然為科爾沁高興,但皇太后卻是個知足的,並不貪心,也沒有一心為科爾沁謀求好處,反倒連聲對康熙說:“皇上不必特意獎賞他們,這是科爾沁該做的,他們都是知道忠君的,蒙古是大清的蒙古。”
皇太后沒有孝莊太后那樣的政治素養,沒那麼多謀算心計。皇太后她自己也知道自己腦子笨,不懂得政治鬥爭,便牢記著孝莊太后臨死前對她的叮囑:
凡事都順著康熙,儘量不要與他起衝突。只要沒與康熙翻臉,就算皇太后只是康熙的嫡母,憑著康熙的孝順,皇太后在宮裡也能安生地過一輩子,安享晚年。
對蒙古、對科爾沁,皇太后可以適當護一護。小事上護短無傷大雅,但若是涉及到軍國大事,那萬萬不能護短。大事上對科爾沁該用什麼方針、怎麼對待,全照康熙說的去做,這樣反而對科爾沁更好。
康熙聽了太后的話微微一笑,神情隱約更柔和了一些,他沒有繼續承諾重賞科爾沁,只是轉而說道:“純禧嫁去科爾沁已有數月,今天中秋團圓家宴她遠在蒙古沒能參加,兒子心中十分掛念。”
“中秋已經趕不上了。皇額娘,我們就新年時多賜些賞賜給純禧,快馬加鞭送去科爾沁,讓純禧知道我們都記掛著她。”
皇太后沒有轉過彎來,還真以為康熙被她說服了不再提賞賜科爾沁的事情,又因中秋家宴滿家團圓唯有純禧不在,便心疼起遠嫁到蒙古的大女兒。
皇太后不禁嘆了口氣,神情有些蕭瑟,長吁短嘆地點頭道:“皇上說得有理,正應如此,不能讓純禧覺得自己在科爾沁一個人孤零零的,要讓她知道我們都掛念著她,都心疼著她。”
嘆息一聲,皇太后微微搖頭:“哀家在蒙古長大,自然是覺得蒙古千好萬好,對科爾沁魂牽夢縈。可純禧畢竟是在京城長大,這裡才是她的家鄉,她一時半會兒怕是習慣不了草原上的氣候。”
皇太后從科爾沁部落遠嫁來到京城數十年,一直沒有機會回到故土,踏上家鄉的土地。
她最知道遠嫁的苦楚,不會因為純禧公主嫁去她的家鄉科爾沁就理所當然地認為純禧公主會喜歡在科爾沁的生活。皇太后不聰明,
但人是真的慈祥和藹,很能共情他人,有一顆善心。
聽著上首康熙與皇太后的對話,坐在他們下首左下第一位置上的貴妃星眸低垂,秋水一般清透的眼眸藏在濃密鴉黑的纖長睫羽下,連一絲眼風都沒有洩露。
她的目光落在交疊在自己膝蓋上的雙手上,目不轉睛地盯著小指上佩戴的護甲,似乎在今天、在這個適合突然地意識到這枚做工精細、金絲掐線的護甲很是美麗,情不自禁地入迷欣賞起來。
坐在貴妃附近的惠榮宜德四妃還有儲秀宮妃赫舍里氏、鹹福宮妃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也是如此,她們都眼觀鼻、鼻觀心地端坐著,誰也沒有在這個時候奉承兩大巨頭,插進康熙與皇太后的對話當中。
康熙回宮後,腦子沒進水沒傻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