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頁 (第2/3頁)
夢溪石(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聲,就說自己有急事先離席,等會兒他自己回去就是,讓他們不必等。
一個沒了官職的閒人會有什麼急事,還要中途離席,這跟翁縣令那種公務在身的不同,是很不禮貌的行為。
不過唐泛這會兒也顧不上管賀家人會怎麼想了,他跟著汪直離開韋家,來到縣上的一間客棧。
以唐泛跟西廠打過的數次交道,自然看得出這客棧周圍,裡裡外外,都有喬裝打扮的西廠番子守著,閒人免進,當然也免出。
想來汪直匆匆來此,確實是不宜張揚的。
二人逕自上了二樓客房,關上門,汪直撕下假鬍子,終於恢復了本來面目。
&ldo;他孃的,這玩意黏在臉上可真不舒服!&rdo;他一臉不耐煩。
&ldo;……我看著也彆扭,還是撕下來好。&rdo;唐泛道。
&ldo;你在諷刺本公?&rdo;汪直眯著眼瞪他。
唐泛心說,哎呀真是不好意思,居然被你看出來了?
不過這句話也只是想想罷了,他覺得自己是個有修養的人,不該跟汪公公就這種毫無內涵的問題吵架,便問道:&ldo;到底出了什麼事,值得你特地微服前來找我?&rdo;
汪直道:&ldo;太子那邊,出了點事。&rdo;
第76章
太子今年不過十歲,就算再穩重早熟,終歸是個小孩兒。
是小孩兒,就會犯小孩兒會犯的錯誤,否則就真成妖怪了。
汪直說的這件事,其實嚴格說起來,也不是什麼大事。
紀淑妃死後,隨葬帝陵,在宮中也另外設有牌位以供祭祀,但是礙於萬貴妃的緣故,連周太后都勸告太子,最好少去別殿,以免激怒萬貴妃,做出什麼對他不利的事情來。
眼看紀淑妃的生忌快到了,太子思念母親,又不能去別殿,就只好就在東宮私設香案,偷偷祭拜母親,又哭著跟母親說些悄悄話,無非是埋怨母親怎麼丟下他就走了,孩兒過得好辛苦之類的小孩子話。
這本是人之常情,何況太子這日子過得也確實是壓抑,如今他父皇膝下已經不止他一個孩子,又要忙著修仙煉丹,與國師交流,根本沒空管太子。
韓早死了,元良也死了,太子身邊親近的人寥寥無幾,他又不能去向師傅們抱怨,這些話,不和母親說,又能跟誰說呢?
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太子私下祭拜,並且跟母親說的那些話,偏偏被人聽了去,又告到貴妃跟前。
萬貴妃的耳目遍佈宮中,連太子身邊也不例外,東宮雖然千防萬防,也有不少忠心耿耿的人,可那並不妨礙貴妃安插人手以便隨時竊聽太子的把柄。
貴妃得知這件事之後,心中既憤怒,又惶恐,便去向皇帝告狀,說太子勿忘殺母之仇,心中充滿了怨恨,還對著母親的香案禱告,說了許多大逆不道的話,若是普通人如此,倒也就罷了,大不了她受些委屈,可偏偏這是從太子口中說出來的,這偌大一個國家交到他手裡,實在是令人擔心啊。
要說萬貴妃現在也學聰明瞭,不單單從自身出發,還站在了國家的高度上,一番話下來,果然讓皇帝皺眉不已,此時萬氏一黨的李孜省和繼曉等人,又輪番上陣,吹捧邵宸妃所出的四皇子朱祐杬。
最重要的是,萬貴妃還對皇帝說了一番誅心的話,說太子如今年紀小小,就懂得沽名釣譽,有意結交大臣,讓他們在外面散佈自己的好名聲,這才使得太子身邊聚攏了一批外臣,這些人必然是想著眼前富貴無望,就想奉承太子,以後撈個從龍擁立之功,這樣下去,陛下的權威恐怕就岌岌可危了。
可想而知,這番話肯定不是萬貴妃自己能說出來的,她身邊必然有高人在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