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野心與感悟 (第2/2頁)
一根棒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清楚自己究竟是多後製還是單後製的螞蟻,婁宇此時也不得不驚歎於呂雉的野心——她竟然還不滿足,要尋求更多的新後合作。
要知道現在的洞穴容納兩隻新後就是極限了,如果再有新成員加入,她們就不得不親自挖掘,以擴張洞穴。
這無疑是要耗費體力的,而且會增加自己暴露在外的時間,被掠食者捕殺的風險也相應提高了。
這對應召前來的蟻后來說有利可圖,但對已經有了安全洞穴的呂雉來說,只是徒增風險。雖然這能換取族群的壯大,卻也可能因此丟掉性命。
不過事已至此,婁宇也就順其自然,開始根據新接收到的資訊素和本能,摸索著更進一步掌握螞蟻的語言。
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很快他就成功釋放出了那股帶著“募集、合作”之意的資訊素。
當他牢牢記住這種感覺後,第一隻受到吸引的新後,已經穿越稀疏的草叢,來到了洞穴前。
雙方經過一陣親切友好的交流後,緊鑼密鼓地開始了擴建工作,而在這中間,又陸陸續續有了第二、第三……只來訪者。
最終,婁宇的盟友數量定格在五名。
……
此時,婁宇正百無聊賴地看著呂雉、武則天、高滔滔、慈禧、楊玉環——名字都是剛取的——不斷在洞穴裡來來回回。
她們忙碌著挖掘、搬運泥土,擴張自己的宮殿,在一旁幹看著的婁某人,心裡居然有一種自己成了監工的荒謬感。
某人之所以能如此清閒,當然不是因為蟻軀一震,就讓這五位“女強人”納頭便拜,甘願伏低做小。
不打折扣地講,婁宇最開始也是出了一點力的,雖然就一點。
短暫的勞作後,他很快就不耐煩了。
於是就想看看自己偷懶的話,這幾位盟友會有什麼反應。
然後他就撂挑子不幹了。
而直到現在,幾位盟友也沒有做出任何過激反應,或是表達不滿的跡象。
這就讓婁宇不得不感慨進化的奧妙。
大自然是包容的,沒有哪一種固定的基因和進化策略,能夠在所有的環境裡都獲得優勢。
就比如現在,“勤勞”固然是優良的品質,更是進化中的優秀“策略”,但環境也給“懶惰”留下了發展的空間。
在達成合作的情境下,群體中的大多數都是勤勞者,那麼這時候小部分懶惰者就會獲得顯著優勢。
比如此時的婁宇,他比盟友們付出更小的代價,安然享受盟友的辛勤果實。
如果一切順利,懶惰的血脈開枝散葉,靠著剝削勤勞者的後裔,採取懶惰策略的螞蟻會漸漸在種群中佔有數量優勢。
然而到了那時,形勢又會逆轉,一群懶鬼湊在一起顯然只能等死,而勤勞者哪怕是單槍匹馬,生存的機率也比懶鬼要高。
當懶惰者佔據多數,沒有足夠多的勤勞者讓他們剝削,懶惰的血脈反而開始凋零,勤勞走向昌盛。
當然,這只是一種理想的簡化模型,真實情況要複雜得多。
或許,在何種情形下采取懶惰或勤勞策略,也都是寫進基因裡的。
但複雜的表現不妨礙事情的本質,可見一隻螞蟻的命運,既要考慮自身的努力,更要看到環境的重要。
“時勢造英雄,這話放在螻蟻身上,也是適用的嘛!”
婁宇任由思維信馬由韁,打發悠閒的時光。
“也許還有其他事情可以讓我可愛、可敬的盟友們代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