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77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述:他們在文明初期也經歷了類似地球文明誕生時的愚昧,但卻不甚野蠻。原因是達瓦星生物物種遠不如地球豐富,大部分都是微生物以及小型動、植物。當時的達瓦星人族群稀少、繁殖緩慢,在攀上生物鏈頂端後,保障生存的壓力很小,少有野蠻的你爭我奪。
他們人種單一、衣食無憂,加上達瓦星各區域氣候穩定且可隨著遷徙而選擇適宜的季節,致使他們掌握人工培育技術的時長反倒短於地球人。他們以環繞星球向陽面最邊緣的一圈狹窄地帶為基礎,緩慢而從容地孕育文明並逐漸擴大生存區。他們很早就知道腳下的土地是顆巨大的球體,因為人們順著環狀地帶遷徙時,只要不改變前進方向,就會在數年或十數年後再次遇見老朋友或曾經路過的地標——比如山川、湖泊等。
地廣人稀讓達瓦星人經濟意識淡薄,他們雖有物資交換,卻沒有地球人這麼強的得失心,難得有人花費大量心思去計較盈虧,倒是有大把的人和時間去研究如何改進手中的工具和生存環境。按照‘銀蘑菇’的表述,他們可以為一個機械臂關節部件的改進慢悠悠地琢磨十幾年時間。這效率要是擺在太陽系,那整套裝置都更新十幾代了。
“傻?不是,懶?也不對,更不是頹廢……庸而不頹?對!庸而不頹!”虎賁看著眼前的銀蘑菇暗自評價。他們身形圓潤,萌而不蠢,慢條斯理卻不知疲倦。縱觀他們的文明前進道路,庸而不頹是他系統能生成的恰當概括。
達瓦星人的的技術雖然強大,但他們的文明氣質其實有些像地球上一些至今仍與世隔絕的原始部落。族人們缺乏經濟、社會觀念,手中操著精緻的木質、石質工具,住著不少現代人嚮往的那種返璞歸真的吊腳木屋,卻連養殖和冶煉都還不會。這些部落就是人類的一員,他們心無雜念的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可是幾千年來卻發展緩慢。這麼看,達瓦星文明的發展速度相對地球要緩慢得多也是情理之中了。
據說,達瓦星也曾有過神秘主義宗教。和地球文明一樣,這些信仰也是建立在當時無法解釋的自然奇觀以及對自身起源和歸宿的思索之上。隨著一幕幕奇觀和傳說在科學探索的道路上被現實中的技術揭去夢幻而神秘的面紗,達瓦星人經歷了一段幻滅的陣痛期,迷茫的信眾們一度讓社會陷入混亂、萎靡的狀態。大約在兩百萬年以前,在對宇宙探索連續實現重大突破後,對科技的信仰終於將各方流派重新凝聚在一起。現在,所有達瓦星人都沉浸在對宇宙未知世界的探索中,造訪包括太陽系在內的星系就是在那以後實現的。現在的他們以探索未知空間為榮,底氣十足地緩慢推進著在外星系落腳的步伐!
“鑑於達瓦星文明的特點,建議保護好現有的原生態部族,他們能夠以更平和的方式實現自我發展……”虎賁審視資料庫中的人類史資料後,忍不住將意識模組中新冒出的見解輸入了日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