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77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星人在五萬多年以前向太陽系派出了首批無人探測器,其中的幾艘就到過地球。透過時間標準對比推算,這些探測器花了320地球年的時間完成了那趟單程星際之旅。那次花費他們三代人心血的任務是純粹的空間探索,收集的各類探測資料深化了達瓦星對太陽系的認知,他們那時就已經發現了祝融星。這次大規模探測消耗巨大,是當年達瓦星人能力的極限!
直到地球的19世紀初,達瓦星文明將單程時間壓縮到四十年之內後,他們才成規模地重返太陽系。1947年的羅斯維爾事件是他們在一系列行動中遭遇的重大挫折,自那之後,達瓦星再次逐漸終止了在太陽系的活動。原因是時間和風險成本仍然讓他們難以接受!
但達瓦星人並沒有放棄。他們在天王星軌道附近空間裡佈置了一種巨大的環形空間站陣列,是他們耗費大量資源組建的蟲洞終端。目前,他們正在完善這項技術,好讓它更加安全可靠。
在達雲星周邊建立的由那些六稜柱形‘公交車’拼接成的成片人造天體,是達瓦星人正在實施的名叫‘永恆光環’的計劃,其基本原理確實和戴森球異曲同工,只是雙方稱呼不同。這些部分建成的戴森雲的作用之一就是蟲洞執行的能量保障。
現在,鳳凰號在天王星軌道區出事的原因和細節徹底定案了:當飛船正穿越天王星軌道區域時,遠在二十光年外的達瓦星人正用一艘無人隱身運輸艦改裝的飛船進行蟲洞傳輸演練!當由幾片戴森雲同時釋放的巨大啟動能量傳導至達雲星系的終端時,天王星軌道附近的亞粒子能量終端陣列也透過虛空體訊號感應到了啟動指令,兩處終端同時啟動,利用強大的人造能量使一束狹窄範圍內的空間產生定向壓縮!沒想到達瓦星飛船進入蟲洞時,太陽系埠內產生的強力空間壓縮將正在附近航行的鳳凰號硬生生拽了進去!兩艘飛船在蟲洞管道內險些相撞!
其實,他們確實擦撞了。當時鳳凰號尾部與助推陣列的聯結器部件不翼而飛就是證明。這個細節現在倒是隻有遠征隊清楚。
達瓦星人的這次演練並不成功,突變性的能量漲落導致參與供能的兩片戴森雲損毀嚴重!那艘演練用達瓦星飛船與母星失去了聯絡,估計已成為飄蕩在太陽系中的空間垃圾。鳳凰號好在有遠征隊操控,且裝置齊全,在接連熬過了蟲洞撕扯以及小行星帶的摧殘後,幸運的在巴隆星實現了硬著陸。
經不住隊員們的輪番追問,銀蘑菇大致透露了一點兒他們稱為亞粒子能量發生器和虛空體通訊系統的概念。透過資訊比對,亞粒子能量發生器應該屬於一種透過對夸克級別的粒子團結合能量進行控制實現能量可控輸出的高階核能裝置;虛空體的特性在遠征隊的地球技術資料庫中是個空白,從銀蘑菇的隻言片語推測,它們是一種具有與地球現有粒子理論體系完全不同組成結構的物質,至於對它執行原理的理解就更無從談起了!
“你們不是已經掌握了虛空體的應用麼?”虎賁對達瓦星建戴森球這種勞命傷財的計劃十分不解:“那種虛空體的能量不能利用?永恆光環的資源消耗過於巨大了。用亞粒子能量也能實現吧?”
“虛空體裡的能量超乎我們預判,但目前無法掌控。我們現在只能將它用作超時空資訊傳遞介質。而亞粒子能量只能用於虹管遠端的終端短時供能,沒法像永恆光環那樣為整個星系的所有空間設施持續提供穩定能量。”銀蘑菇回答:“永恆光環另一個重要作用是檢測達雲星的狀態,如果監測到難以接受的恆星災變風險,永恆光環還是我們撤離星系的人工載體......”
原來,達瓦星人的永恆光環計劃是他們邁向廣闊空間的重要踏板,不僅是他們的空間供能來源,還要打造成能靈活分解、合體的空間庇護所,在遙遠的將來還有可能作為人工星體載著達瓦文明在宇宙中找尋更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