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塵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妹情都是不可或缺的血緣親情。
單從我們陳氏老宅的外部環境加以品評,其所處位置是絕對值得稱道的。整座老宅坐北朝南,直迎來水,面江而立。
右側住著幾十年的舊鄰老唐大嬸一家4口人:其中,老唐大叔在龍潭山火車站工作,是一位誠實敦厚的老好人,啥說道沒有;大女兒唐麗萍容貌端莊,是老倆口領養的,由於不太聽話,常把兩位老的氣得要死;二女兒唐麗花容貌一般,但品行端正;老唐大嬸是全家的當家人,且還兼著居民組組長,是一位頗有心計和慣會撥弄事非的人。
我家後院住著的還是張林一家。和我家比起來日子也好不到哪裡去。父親是個“酒鬼”,在江城酒廠做“釀酒工”,小酒一喝就往死了打孩子;母親是個精神不大正常的人,而且還生了5個孩子;老張家能給我留下一些印象的主要是張林和張森兄弟倆。張林要比我大3歲,張森跟我好象同歲。總的感覺是一家人日子過得“踢勒蹚郎”,苦不堪言。
在我家老宅左後身住的是金成章一家6口人。其父“金木匠”是個“肺結核”,幹不了重活;母親是個很有點本事的女人。老倆口生了2兒2女。大女兒鳳霞在江城公交公司工作,1967年在公交車售票出車禍因公殉職了;二女兒玉霞在街辦企業工作;大小子成章是殘疾人修車自謀職業;二小子成秀接大姐的班進了公交公司。
在我家老宅正前方15米開外就是浩浩蕩蕩的松花江。住在這處老宅最美的的季節是春夏秋三季。那時,江的對岸還是鬱鬱蔥蔥的柳林和一片片菜地。每天清早起來都會傳來一陣陣布穀鳥的叫聲,那聲音象音樂一樣清脆而又悅耳,在江面久久縈迴……此外,不論白晝江上總有舟楫往來穿行,它們有的駐泊江心“拋杆垂釣”;有的“撒網捕魚”。而在夜幕降臨後還偶爾能夠看到“江風漁火對愁眠”的景象。若站立江邊向東遠眺,可見毓文中學高樓聳立以及十里長堤遙相可望的濱江盛景,還有江南大橋猶如雨後彩虹臥於煙波浩淼的江面之上……
在我家老宅的外圍,依然居住著1969年前臨江九組的老鄰舊居:譬如於志國、沈小吉、包立會、葛小學、鄒立娟、付強、單四、王三、趙華東等多家老戶。未曾改變的是各門姓氏,而被多年曆史蒼桑所改變的則是當年那些光著屁股的玩伴,現如今都已長成大人,或封妻廕子,或嫁作人婦,而他們的某些長輩要麼已是兩鬢斑白;要麼就是長辭於世……
當我跟妹妹順著從船營街直通江沿九組大院坡路走上主街向右拐上人行道的時候,十多年前的那些場所依舊還在:諸如越過馬路位於左側三岔路口處供人們排隊擔水的“水樓子”還在履行著它往日的功能;右手道南的“老聯營副食店”依然經營著“菸酒糖茶”,有的“副食票證”已取消,但有的還再沿用;道北大車店早已改換門庭,曾經的車水馬龍已不復存在;道北的“志誠利藥店”依然經營著人們日常醫治“頭疼腦熱”的藥品;由“該東”媽做護士的道北“門診部”還在掛牌接待患者;十組道北拐角的“水果攤床”生意還是那麼紅火;頭道碼頭商業街又再度呈現出人流如織的商業氛圍……
在老船營街道北“老供銷合作社“拱型門”的右手邊,我隔路老遠就看見了頭戴棕色線織帽,腰扎白圍裙的母親在那裡向過往路人兜售著她經營的“雪糕”、“糖葫蘆”和“康樂果”等商品。顯而易見,在這寒冷的冬季單靠賣“雪糕”肯定是不行了,必須得帶上“瓜子”、“花生”、“糖葫蘆”等才能維持正常經營。
站在冰天雪地裡的母親,臉上的皺紋明顯比夏季在二中3路電車終點站時又多了一些。此時的她,面部面板就象“黑核桃”似的,紋路既深又多,一看就是無情的歲月和風刀霜劍給她留下的痕跡。當她突然發現我和妹妹正穿越馬路向她走來時,笑容又立馬躍上了她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