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伯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們在教授武術之餘
傑西還讓我帶她,去逛了逛武漢這邊的博物館。
我們挨著展館參觀。
我也用中西方的語言,給她講述著每個文物的歷史。
當我們走到有一個盜墓的,墓葬復原陳列展館。
傑西對盜墓的這種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她就問我:“這個盜墓為什麼在你們中國的歷史上經常出?,它有什麼獨特的內涵?
或者有什麼獨特的故事嗎?
我說:“這個問題,那就說來話長了,因為中國的歷史上伴隨,著歷史的發展,盜墓活動一直都存在。
在中國的有一段時期的歷史,叫曹魏時期。
三國曹魏時期,曹操就組織過系統盜墓的活動,還設定有個官職,叫‘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這個官職呢,主要就是負責組織系統的盜墓的,因為古代的時候打仗行軍,軍餉是重要的資料。
打仗沒有人,沒有錢,誰沒有人跟著你幹大事的。
所以說曹操行軍打仗起兵都需要很多軍餉,在軍餉用完的時候,曹操就組織軍隊進行系統的盜墓。
再把挖出來的金銀財寶進行兌換變現,以此來充當軍餉。
所以說上行下效,這個盜墓活動一直貫穿著中華的歷史發展。
我們的家鄉。就有悠久的歷史。
那個地方有很多歷史名人的古蹟。
比如說著名的青銅器司母戊大方鼎,還有東周時期的蓮鶴方壺。還有我們所說的仰韶文化,都在我們家鄉。
我們小時候也經常聽說各種盜墓的傳說故事,都是家中的長輩給我們講解的,有一些還非常富有神秘色彩。
現在年代久遠了,有一些故事可能已經記不太清楚了。
但是有一些故事,因為那個時期講的時候,我們都是全神貫注。
有一些要點還記憶非常深刻。
我第一次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盜墓賊,還有鬼神,還是在我上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我。
比起來我們現在的很多人看網路小說才知道盜墓的文化,我要比他們要早上十幾年知道這方面的故事。
小學二年級的時候,人也稍微知道了一點社會知識。
我那時候上學的時候,經常要穿過三四個村子,才能夠到達學校。
我第一次知道盜墓賊,知道盜墓的活動是從隔壁莊的李莊開始的。
李莊村子範圍很大,從村東頭走到村西頭,需要大約三十分鐘。
這個村子,那時期也沒有很詳細的規劃,有一條河從村中間蜿蜒盤旋,穿越而過。
它的西邊有一個高高大大的封土堆,有的人都說那裡面埋藏著古代一個著名的皇帝。
他們那個村子的姓氏也很複雜,在這個李莊裡面有人說大部分都姓李,還有王姓肖,姓段,姓林,的人也有。
也有人說,這個村子修建於清末明初。因為戰亂的原因,所以說很多人來到這裡聚居,姓氏因此而變得複雜。
我上小學的時候,每次經過這個村子,還會看到村中心,有這個高高的封土堆。
旁邊種植蒼松翠柏,中間的墓碑,那時候感覺很陰森,但是上面的字我感覺寫的很秀氣。
那時候也不認識主要的書體,現在想起來那是應該非常漂亮的,唐朝時期的楷書,方正端莊,恢宏大氣。
那時候感到這個碑的字非常的雋永。
我還經常跑到上面,用手對著它臨摹。
我們的語文老師都說我的寫的字非常漂亮,很有可能就是我那時候臨摹這些墓碑上文字的原因。
你瞭解歷史就應該知道,我們中國的文字經歷了一個漫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