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頁 (第1/2頁)
白雲中的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守城器械的能力發揮,孫堅軍在城下一籌莫展,甚至他自己的英勇表現也遭到了無情的打擊,孫堅的肩部負傷了,不得不撤下攻城部隊,等候下一次進攻機會,而城內的黃祖知道就算是孫堅負傷了,他也不一定打得贏,所以乾脆放棄了這次機會,繼續死守。
因此,幾天的攻城戰之後,肩頭纏著繃帶的孫堅就只能眼看著襄陽城頭的旌旗招展,卻怎麼樣也攻不進去,黃祖率領的守軍反而士氣高。
自打襄陽被圍的第三天,袁術就開始陸續減少軍糧供應,據說是黃巾殘匪在汝南一帶作亂,所以袁術不得不出兵剿匪。但是黃巾賊們很狡猾,焚燒了袁術的一處囤糧地,因此,他手中的糧食也不夠用了。孫堅並未對此表示出太強烈的不滿,只是下令手下計程車卒到襄陽周邊的村鎮去搶劫糧草,按他的話說:&ldo;再怎麼樣,我也不會讓我計程車卒在作戰期間一天只吃兩頓飯的。&rdo;
但是兩軍作戰,周圍的居民必定受到影響,孫堅計程車兵搶劫起來沒有界限,甚至搶到了南陽附近,新野,樊城等地更是備受。隨著孫堅士兵的搶劫,流離失所的老百姓越來越多,連一些在當地躲避戰亂的富人,以及一些鄉紳世家也沒能躲過這一劫,遭到了劫掠。不得以之下,這些士紳和老百姓不得不離開這個地方,開始奔走逃避。就連離襄陽還有一段距離的江陵,都開始有人逃離了。
而這些人幾乎清一色的繞過作戰的襄陽,前往荒僻的揚州,有的甚至逃得更遠,逃向了離作戰半徑更遠的徐州。那裡可以說是最安全的地方,自打黃巾之亂起,徐州的戰事就可以說是最少的,糧草儲備也最充足,足以養活大批逃難的人群。
孫堅在襄陽城下呆得心煩,但是卻毫無辦法,攻城戰本來就不是孫堅擅長的,何況襄陽城高水深呢。孫堅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襄陽城守軍出城的機會,這樣他才可以消滅一部分荊州守軍,振奮一下士氣,這樣他才會有拿下襄陽的機會。如果再這樣僵持下去,也許他將不得不撤回南陽。這對於孫堅來講,是很難接受的。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雖然孫堅一直沒有進攻,但是他很耐心,他覺得,劉表一定不會幹於這麼守下去,他一定會派兵出城攻擊我的部隊的,而最好的方法應該是偷營。果不其然,在忍耐了兩個多月之後,襄陽城的城門終於開啟了,一隻三千人的隊伍,悄悄地從裡面出來了。
孫堅在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這個訊息,他一拍中軍大帳內的桌案:&ldo;好。放他們進來,我要全殲這支隊伍。&rdo;
黃祖知道這次偷襲的重要性,可是他並不贊同蒯越的觀點,三千人一起衝進去該有多好,為什麼要留一千人在營門口呢?我不信孫堅在等著我。但是他不敢不聽劉表的吩咐,既然劉表要求他這麼做,他也只好依從,不過他留了個心眼,打算只留了五百兵在營門口,自己也墜在後面。
大軍居然能夠輕鬆的闖入孫堅的大營,這讓黃祖心中大喜。但是前面營寨裡計程車卒不多,而且一聽見說荊州軍偷營,就都跑了,荊州軍能殺死的豫州士兵根本沒多少,這讓黃祖起了疑心,難道孫堅真的有埋伏。
就在這時候,孫堅的中軍大帳突然冒起了火光,無數喊殺聲從中後營,以及前營的兩側發了出來。黃祖一聽聲音就知道完了,果然不出蒯越所料,孫堅軍有準備。看來現在只能採用蒯越的計策了,不過逃向峴山真的就能打敗孫堅軍嗎?
黃祖心中猶豫著,但還是發出撤退的命令,帶著幾百人馬,引著孫堅的部隊逃往峴山。
第四百六十一章 風林
襄陽峴山俗稱&ldo;三峴&rdo;,包括峴首山(下峴)、望楚山(中峴)、萬山(上峴),她背靠巍巍大荊山,環抱&ldo;鐵打的襄陽&rdo;,遙控&ldo;紙糊的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