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番外(一)關於嫡庶之分 (第1/2頁)
老天賞飯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為什麼要寫番外?
答:番外主要是為了解決讀者的一些疑問,然後作者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
是為了大家能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二,為什麼要寫這篇番外?
答:因為這幾個問題已經有很多人反應過了,能這又恰恰是之後會一直涉及到的內容。
所以作者必須出來說明一下。
三:大家反應的什麼問題?
答:為什麼小說裡面一直強調正妻平妻之分?每個老婆平起平坐不好麼?
為什麼分要寫嫡庶之分?主角是現代人還講究這個嗎?
等等等……
正篇:
問題比較多,我一個個來答。
首先,之前大家一直質疑,為什麼有了孩子之後,一直去強調嫡庶之分。
主角這個現代人都這麼在乎這個嗎?
其實這個問題,作者壓根兒就沒想過大家會因為這個產生疑問。
因為我覺得凡是稍微有點兒歷史基礎的,根本就不可能去質疑作者寫嫡庶之分。
可我萬沒想到居然真的有許多人來質疑我寫嫡庶之分(汗)
是以,我必須就這個問題來談一談我的觀點了。
首先,大家要弄清楚嫡庶之分的概念。
嫡長子就是正妻生的第一個兒子。
他就是主角的絕對繼承人,從禮法上佔有絕對優勢。
而庶出就是非正妻生的兒子。
即便他是第一個兒子。
也只是長子,而非嫡長子。
比如袁紹就是庶出,而袁術是嫡出。
那為什麼一定要有嫡庶之分呢?
舉個列子,假如我們不分嫡庶,全部平等對待。
會產生什麼後果?
誰來繼承主角的位置?
讓長子來繼承。
那第二個兒子或者第三第四個兒子,他們會服氣那名長子嗎?
或者誰能力強就讓誰來繼承。
可你一定能保證所有的兒子都不對將來的位置產生覬覦嗎?
若是要拼能力的話,那必然就有爭鬥。
別說後世,就從三國來看。
這種問題也屢見不鮮。
比如曹操家的爭鬥,袁紹家的爭鬥。
如果曹操、袁紹能夠堅持嫡長子繼承製度,還會產生那種兄弟之間的爭鬥嗎?
袁紹就是因為偏愛小兒子,而棄嫡庶禮法於不顧。
這才導致了袁家四分五裂。
而曹操也因為偏愛曹植,一直有廢曹丕的打算。
若不是最後賈詡拿袁紹的例子點醒了曹操。
那曹家肯定也免不了一番家族爭鬥,最好落得像袁家那樣四分五裂的下場。
而反觀劉備這方面就做的好多了,堅持了嫡長子的繼承製。
所以蜀漢勢力根本不存在兄弟之間的爭鬥。
這樣的例子還可以拿西方國家來比較。
西方國家就是因為沒有嫡庶之分。
所以往往是國王一死,兒子們就開始相互攻伐。
這就導致了西方從來沒有真正的統一過。
而反觀華夏呢,為什麼能夠“天下分久必合,久合必分?”
就是因為開創了很好的嫡庶之分,有了禮法基礎。
這就使得我們的人民能夠團結起來。
當你堅持了嫡長子的繼承製以後,那麼兄弟之間的爭奪不說消除,但一定是能夠緩解矛盾的。
這個制度是貫穿整個華夏古代歷史的存在,從來就沒有被推翻過。
無規矩不成方圓,如果沒有長幼正統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