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次甘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飛機起飛,空姐開始播報,提醒乘客一會兒會有短暫的顛簸,凡霖秋看著機窗外,穿過雲層時飛機開始晃動,隨即進入平流層,不再顛簸。
屆時天上團團雲層,凡霖秋盯著窗外,高空的開闊視野讓她思念的心情有所緩解,可窗外雲層風景經不起久看,看來看去也就那樣,凡霖秋睏意襲來,拉下小窗簾,不一會兒就沉沉睡去。
再次睜開眼睛時,她所站的已經是另一片土地。拖著大大的行李箱,按照導航,從十號機場上十號地鐵站,再轉車到清華大學。
抵達學校門口時,差不多下午一點,錄取通知書上寫的是8月14日報導,凡霖秋特意提前一天到學校,目前還未迎接新生,她只好在學校附近找了一個地方住下。
抵達住所,凡霖秋將東西放置妥當,行李箱雖然不大,可是拖起來還是費勁。第一時間同薛會報了平安。凡霖秋開始接下來的打算。
她對北京不熟,全靠導航才坐地鐵到了清華園站,也就是說目前離東門近一些,想著時間閒暇,凡霖秋想要先去參觀一下校園。
說做就做,她將大物件放在住所,背著書包就朝清華走。到清華附近,她發現即使開學是明天,校園裡裡外外的人也很多,據說校園供遊客參觀,不過有時間限制。
凡霖秋也算是這座學府的準大學生,拿著錄取通知書,暢通無阻。
曾經她想過,清華一定很大,大得可以囊括她的夢想,當真正來到這個地方時,這個地方比她想像中還要大,頓時百感交集,有些失語。
當一直都在勾勒和想像的地方真正出現在凡霖秋面前時,這座集美學與學術的校園,讓她覺得瞬間感受到了清華歷史的厚重。
不例外,興許對於大多數還未真正上大學的準大學生來說,他們對於周遭的一切都是好奇的,一切擺在她們面前的都是新奇的,更何況說是這樣一座盛名學府。
凡霖秋在校園裡走累了,她在沿道上尋了一道椅子坐下。
八月,天氣還是有些炎熱,學校的綠植很多,倒是降了降溫度,陰涼不少。
在這所偌大的校園中,凡霖秋看到不少提前到的新生,有些成群結隊,她才突然想起來,有些人加了新生群是結了伴的,而她似乎當時並沒有那份心思,目前似乎也沒有,她向來不喜歡主動去結交朋友,總覺得,志同道合的人不需要刻意,自然而然就會成為朋友,比如她和汪曉琳。
學校太大,操場約莫都有六七個,霖秋走不動了,在校園裡頭掃了一輛單車,跟著導航騎,她的第一個目的地並不是朱自清先生筆下的近春園,而是她期待了很久的逸夫圖書館,
她騎車單車,大概騎了十來分鐘,終於停在逸夫館前,凡霖秋看著這座白色精美的建築,呈正方體,上頭比下頭更寬一些。
凡霖秋向來喜歡讀書,當她看到這座圖書館的第一眼,好像就深深的愛上了它,她在原地駐足停留,好像看不夠,又朝前幾步。不知道裡頭會是什麼樣的呢?
霖秋知道本校在讀生才能進去,於是她在外頭看了看,她覺得,以後這個地方應該會是她常來的地方。
就這樣,凡霖秋來到北京的第一天,將她的學校逛了一小半,晚餐隨便吃了一家店,趁著天還沒黑,她早早的回了住所,為明天的新學期做好準備。
十五歲,凡霖秋走出南國一中,來到清華。
這時她好像還沒有開始成長,8月13日,開學前一天,興許只是平凡的一天。可對於凡霖秋來說,她坐上飛機,飛向心馳所往的地方。深夜她回想起曾經那場地震,喪父之事多少讓她覺得有些悲傷遺憾,不知在天之靈的父親是否真的收到過她的喜悅。
想起2008年,那時四川是四川,北京是北京,這兩座城市隔得太遠,她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