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可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古印度哲學——古印度文明系列介紹之二
哲學的基本問題一直以來都是思維和存在之間的關係,或者說是物質與意識之間的關聯,這個問題反映出了人類對於整個世界的理解和認識。古老而神秘的印度,在其漫長的古代文明演化歷程中,創造並且傳承下來了許多輝煌燦爛、令人驚歎不已的宗教信仰以及哲學理念。
然而,與其他各種文明大相徑庭的地方在於,古印度的哲學體系主要源自於宗教哲學,並與宗教自身的演變和發展息息相關、密不可分。回顧往昔,可以發現古印度哲學的成長軌跡主要由三個極具標誌性和劃時代意義的重要代表所構成。
一、以《奧義書》為代表的原始哲學
大約在公元前 1500 年到公元前 500 年這個時間段裡,伴隨著婆羅門教——也就是現代印度教的鼻祖——的蓬勃發展,其信眾們不僅在個人修煉和心靈淨化方面愈發精進,還逐步將這種修行中的感悟昇華為古印度最初的哲學思想體系。
而在眾多哲學著作當中,尤以《奧義書》最為出眾且極具代表性。這部作品運用理性思辨的方式深入探討了諸如世界起源、人類本性、人與自然的聯絡以及人生終極歸宿之類的深刻哲學議題,並從理論層面系統地闡釋了婆羅門教對於宇宙觀及人生觀所持有的觀點。
《奧義書》作為印度古代宗教經典之一,蘊含著深邃的哲理和智慧,它所提出的眾多嶄新學說與理論更是引人深思。在這些學說之中,以“梵我合一”、“業報輪迴”以及“智慧瑜伽”三者的影響最為深遠。
首先來談談“梵我合一”這一學說。根據該理論,“梵”被視為宇宙間至高無上的本體,世間萬物皆源自於梵,且都是由梵演化而來,並依存於梵而得以存世。這種觀念與中國老子哲學裡的“道”有異曲同工之妙——“道”同樣被看作天地自然執行的法則和根源。
至於“我”,則被詮釋為梵的一種具象化表現形式,它寄生於人類及其他生命體內部。從某種特定角度審視,可以說《奧義書》中的“梵我合一”以及“業報輪迴”等理念充分展現出了早期唯心主義哲學思潮的特徵。不僅如此,其中諸多核心概念也相繼被後世的哲學流派所汲取並融入自身的理論體系之中。
二、諸派哲學
公元前 500 年前後,古老而神秘的印度哲學邁入了它輝煌燦爛的古典時代。在這段漫長歲月裡,婆羅門教如同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歷經風雨洗禮後茁壯成長,並孕育出眾多哲學流派。
這些流派猶如繁星般璀璨奪目,其中最為耀眼的當屬數論派、瑜伽派、勝論派、正理派、彌曼差派以及吠檀多派。它們以古老的吠陀經典為信仰基石,彼此相互影響又各具特色,共同構建起一個龐大而深邃的哲學體系,世人稱之為"婆羅門正統派"或"六派哲學"。
在"六派哲學"的世界裡,"梵"被視為宇宙萬物的創造者與主宰者。這種觀念深深紮根於他們的心中,成為其理論基石之一。哲學家們堅信透過對"梵"的深入理解與領悟,可以實現"梵我合一"的境界——即個體靈魂與至高無上的"梵"融為一體。
這種對"梵"的崇拜以及對"梵我合一"的追求,無疑反映出一種典型的唯心主義哲學思想。它強調精神層面的探索與超越,將物質世界視為虛幻不實之物。在這樣的理念引導下,人們試圖擺脫世俗紛擾困擾,尋求內心寧靜與解脫。
與此同時,在古老的印度土地上,哲學的火花如夜空中閃爍的繁星般璀璨奪目。然而,正是在這片充滿智慧光芒的領域裡,誕生了一些對婆羅門教六派哲學提出批判甚至反對聲音的思潮。這些勇敢的思考者們以獨特的視角審視著世界,並創立出一系列具有懷疑主義和唯物主義傾向的哲學思想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