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第1/3頁)
如小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周氏越想越後怕,思維更是混亂,一時想到童若瑤說的那個法子,也未免不可。新婚燕爾,他總不能也日日往這邊跑,實在不成,也只得叫若遠不過去了,只在家裡溫習課業。
陳媽媽一手提著菜籃子,一手提著一隻雞回來,小玉在迴廊上瞧見,忙迎上去接了菜籃子,卻盯著那隻雞發怔,&ldo;媽媽,還是活的?&rdo;
&ldo;可不是活的?我想著這雞毛咱們留著還能自個兒做個雞毛撣子,平日裡掃掃灰塵是極好用的。&rdo;陳媽媽一邊說一邊往後面走。
小玉稱讚道:&ldo;媽媽手巧,我卻做不來。可媽媽會殺雞麼?我記得市集上也有殺雞的,何不……&rdo;
&ldo;那又得給錢了,殺雞有什麼難?你只管瞧著。&rdo;說著朝正屋裡望了望,見周氏呆坐著,臉色似乎有些不好。
小玉隨著陳媽媽的目光看了一眼,冷哼一聲,壓低聲音道:&ldo;方才孫家少爺冒冒失失地闖進去了,還說是有教養,卻這般無理。也不知是不是壓根就沒把咱們童家放在眼裡,雖說與二姑娘有了婚事,也不該把這裡每一處都當成自個兒的家吧?&rdo;
陳媽媽沒說話,只往後廚去了,見小玉跟著來,便叫她去前面照應著,廚房裡不要她進去。
巳時三刻,新開的門前停了一輛九成新的馬車,小玉在迴廊上瞧見,忙去正屋稟報周氏知道。周氏理了理衣裳便出來,只見一位四十來歲的婦人在一名小丫頭的攙扶下從馬車上下來,隨後又一位婆子跟著下了馬車,三人在門口望望,似是看看有沒有走錯地方。
周氏卻在看清那夫人的模樣後怔了怔,只覺有幾分眼熟,似是在什麼地方見過,具體的卻又想不起來。
倒是那來客驚喜地叫了一聲&ldo;淑珍&rdo;,竟是周氏的閨名。
周氏一時也弄不清到底是誰,但顯然對方是認識自己的,忙帶著笑迎上去。見周氏眼底的疑惑,鄭夫人也不打算兜圈子叫她猜,只笑道:&ldo;你嫂子可還好?&rdo;
周氏猛地想起來她是誰了,說起來還是周氏未嫁人時的事兒,那時候她和母親借住在表哥家裡,這一位就住在表哥家隔壁。
&ldo;原來竟是夫人你?&rdo;周氏禁不住心底的驚喜,多少年了,自從她嫁了人,母親病故,表哥一家不知搬去什麼地方,就再也沒見過那些當姑娘時認得的人。
鄭夫人笑道:&ldo;你倒是沒變,如今瞧著你,還和那時候一樣。&rdo;
既是舊識,便多了幾分親切,更多的則是久別重逢後的感觸。鄭夫人瞧著院子裡的一切,嘆道:&ldo;那時候你嫂子只擔心你,生怕你因沒了父親,嫁了人吃苦。如今倒是可以放寬心了。&rdo;
周氏黯然,&ldo;我也許多年未曾見過嫂子,並不知他們如今身在何處。&rdo;
鄭夫人愣了愣,繼而嘆道:&ldo;當年你出嫁之後,我也搬了家,說起來也真是巧。老爺一日回來,說起同僚童大人,我也就那麼一問,不曾想就是你。可真正應了那讀書人嘴裡說的,不巧不成書。&rdo;
說這話便進了屋,小玉忙將備好的茶到上,周氏請鄭夫人坐下,隨著鄭夫人來的兩個人便站在她身後。周氏又叫小玉搬了杌凳讓她們也坐下,才和鄭夫人繼續敘舊。
原來鄭夫人的丈夫在部裡已經待了多年,只因家境也不寬裕,在上京租了房子住著。鄭夫人前年春天才來的上京,如今倒是在上京買了一處小宅子,女兒嫁了人,三個兒子住在一處,大兒子成了家,二兒子也到了婚配的年紀,小兒子是姨娘所生,如今年紀尚小。
說起不寬裕,大概也是當年,現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