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求生之法。
這也是農耕文明在定居生活的客觀條件限定下,不得不去做的一件事情。如果說遷徙文明是隨時而動的話,那我們農耕文明就是順時而為!
孰優孰劣,見仁見智。
至少這個最初萌生的,瞭解天地變化規律的樸素願望,就是陰陽八卦應時而生的搖籃之所在。
它早於文字的出現而出現。
由最簡單的筆畫勾勒出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象之圖。每一卦都是一個內涵豐富的語言壓縮包。
正是這種並不複雜的筆畫圖形,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才使得老祖宗總結出的道理得以永不斷代的傳播下去,直至萬年!
我們應該都玩過或者見過“傳話筒”的遊戲。試想一下,在沒有文字的時候,若我們用大量的語言論述去傳播某項知識,估計傳遞到第三個人意思就已經大變,傳到第四、五個人後,就一定會驢唇不對馬嘴。
那麼跨越百年的人類經驗就會屢屢失傳,後人就得去重複百年前老祖宗重複過的錯誤,也就是永遠失去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得以看得更遠的機會。文明就會被囚困在一個百年的迴圈中止步不前。
如今世界上各種記憶大師推崇的所謂圖形記憶法,我們一萬年前的老祖宗早就開始使用並傳播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所以,我們可以判定,伏羲八卦的出現,才是開啟華夏文明經久不衰,永不斷代的密匙。
現在知識儲存所依賴的晶片,是二十一世紀的產物。
而一萬年前的華夏文明,早就可以將海量的知識和經驗儲存在一種被稱作“卦”的晶片中了!不同的知識與生活經驗對應不同的卦象組合。包羅永珍,無所不容。
而且這種晶片的讀取無需電腦。無需攜帶不怕丟失,隨用隨取。試問我們的現代人,為何放著這麼好的東西不去學習利用呢?這可是持續萬年仍舊熠熠生輝的文明瑰寶啊!
“是時候驗證我所學之周易,在實際生活中之應用了!”走出洞口的跡天涯臉上,重拾了自信的神色。
能解決困惑的永遠不是別人口中道理,而是你腦海實實在在擁有的知識。
因為四人在連日的陰雨天裡,均得到了足夠的休息時間,所以各個精力充沛。幹起活來自然也是事半功倍。
才剛日中時分,他們就準備好了出發所需的一切。
但考慮到雨後森林裡的路,一定是溼滑泥濘的,他們又要帶著許多東西趕路,在這種情況下並不適合立即出行。所以他們還是決定再等一日,等路面乾燥一些再出發。
越是著急的時候,越要穩下來。
沒想到的是,當天晚上,又下雨了……
等到他們終於真正意義上的邁出下山的腳步時,距離跡天涯上山接阿媽,已經過去整整九天了!
好的是秋雨後的天氣雖然明顯變涼了,但還遠沒有冷到令人無法忍受的程度。相反,此時秋高氣爽的天氣比起雨前秋老虎的酷熱,反而更適合從事體力勞動。
最使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充沛的雨水澆灌下,使得那條溪水上漲,水道增寬。無形中竟然解決了木材的運輸問題。
這還是狼女想到的辦法。
原來就在這場秋雨第一次暫停之時,也就是當山谷中的四人準備食物和藥草的時候,狼女和石膚恰好在陡壁西邊森林處收穫陷阱裡的獵物。因為狼女操作不當,將手裡的獵物丟進了河道變寬的溪水裡。
原本以往會沉入溪底的獵物,這次不但沒有沉下去,反而順流而去。
有了靈感的狼女便叫來石膚,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將一棵早就被施工隊放倒但來不及運走的樹,連推帶滾的弄到了早已水漲成河的溪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