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由此可見,從小培養起來的口語習慣,是很難改變的。就好比一個人的性格,可以說是與生俱來的“毛病”。
記得我小時候剛會說話的時候,稱父為“爸爸”。現在想起來,這是有歷史原因的。父母都是從中專學校出來的文化人,接觸的新生事物,自然要比村裡人多些。因此,他們順應社會發展,讓我稱父為“爸爸”,將這件事情列入“寺莊村之最”,我以為還是有充分理由的,也是十分有信心的。
子稱其母,口語讀音為:bai。取同音字代替,應該是:波。近代著名詩人公劉先生,年青時曾在我村附近的莊磨村下鄉鍛鍊,他老人家根據讀音,創造出這樣一個字來,就是女字過來一個白字,取意為母。 還有另外一種稱呼,如母親稱外祖母為:背呀。取意同母,讀音為:biaya。
這是過去的事情。當然,現在村民也有這種習俗。但這種口語性的、習慣性的稱呼,逐漸被全地球人所共認的“媽媽”取而代之。
父母稱其子女,文明的稱呼為兒或閨女。口語一般是直呼其名,這裡的名有二個含義:一可以是大名;二可以是小名。
村民稱其祖父,口語與現代無異。一般都是爺字復讀。也有單稱爺的,此為少數。
村民稱其祖母,口語與現代有異。讀音為:nienie。取意同祖母。現在小孩,大多數還是與歷史同步,只有少數人稱其為“奶奶”。這裡的少數,單指生活在城市裡的村民。
祖父祖母稱孫或孫女,口語同父母稱其子女一樣,可直呼其大名,也可直呼其小名,以示疼愛與親切。
稱其父之兄長,口語同現代無異,為伯字復讀。北京人則稱為:大大。
稱其父之嫂,口語為現代普通話“大”字復讀。也有少數人稱其為大媽或伯母。
稱其父之弟,口語同現代無異,為叔字復讀。
稱其父之弟媳婦,口語同現代無異,為嬸字復讀。要不就是嬸字字尾一個子字。
稱其父之姐妹,口語同現代無異,為姑字復讀。
稱其父之姐妹之愛人,口語同現代無異,為姑夫。
伯、叔、嬸、姑,稱晚輩為侄或侄兒。口語同父母稱其子女一樣,可直呼其名。
稱其母之母,口語同現代無異,為姥字復讀。
稱其母之父,口語同現代無異,為姥爺。
稱其母之兄弟,口語同現代無異,為舅字復讀。
稱其母之兄弟之女人,口語同現代無異,為妗字復讀。
稱其母之姐妹,口語同現代無異,為姨字復讀。
稱其母之姐妹之男人,口語同現代無異,為姨夫。
稱父母之舅舅、姨姨、姑姑及其愛人時,只在父母稱呼前加一個老字,以示其尊。
稱同族長輩,只需在其名字後加“爺爺”、“伯伯”、“叔叔”即可。稱呼這些長輩的女人時,則是隨夫名後加“nienie”(取讀音,意同奶奶)、“大大”、“嬸嬸”即可。
同輩之間的稱呼,不似異輩之間那麼嚴肅,但也禁忌直呼其名,應依據雙方年齡大小而定,否則被村民視為無禮。
比自己年齡大的,稱其哥哥或姐姐。其愛人應隨哥哥或姐姐,稱之為嫂嫂或姐夫,在此不分年齡大小。
同族同輩的,只要比自己年齡大,都要在其名字後加哥哥或姐姐,以示區別有所指。
比自己年齡小的,可直呼其名。對外人介紹時,可稱其弟弟或妹妹。如:這是我妹妹。或:這是我本家妹妹。
過去,村民受傳統思想影響至深,表現在稱呼上是很明顯的。比如,公公稱呼兒媳婦,或兄長稱呼弟媳婦,等等,都有所禁忌。直呼其名,未必不可,但略有親近之感,難免會給別人留下說閒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