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決戰前夕中 (第3/3頁)
青弋漁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興華軍曾經跟永曆政權有聯絡,雖然沒有明著打出反清復明的旗號,但很多人都會自然而然想到這支軍隊多多少少跟明朝有聯絡,而且他們三番五次跟清軍會戰,怎麼說這支軍隊也是支援明朝的。所以多爾袞相信,譬如姜鑲、劉遷、武大定這些人應該都是秉持觀望態度,只要興華軍勝,他們就會起兵。
如果自己能在鳳陽府擊敗他們,就等於告訴了這些蠢蠢欲動的人,明朝氣數已盡,你們就死了這條心吧。而且渡過長江,反而距離京師更近,無形中更是拉長了興華軍的補給距離,還不用承擔長江上水師出現的風險,光是跟他們的陸軍決戰,這何樂而不為呢?
桂林一戰,若是敵軍水師沒有參戰,清軍未必沒有勝算。包括最後局勢反轉,也是因為對方水師有水兵登陸造成了吳應熊的兵馬崩潰。如果沒有這支水師干預,清軍可不一定會全線失守。
既然如此,那就沒什麼好說的了,多爾袞當即拍板道:“好,就依此計,全軍退守鳳陽府。此地進可攻退可守,就在南京的對面,除非興華軍不想過江作戰,如果這樣也好,我們可以騰出手來應對北方局勢,把阿昌阿方才說的那些人全部找出來幹掉。”
“嗻!”眾人一起單膝跪地道。
多爾袞打的算盤很明顯,要不興華軍就渡過長江,兩軍在鳳陽府決戰,要不興華軍就到南京為止,不過長江。他們不過江,多爾袞就能騰出手來解決西北和湖廣北部的問題,解決了這些問題,清軍的大後方就徹底穩固了。到時候形成南北對峙的局面,雖然清廷佔領的北方地區沒有南方富庶,但他們也不是一點優勢都沒有。
興華軍想要整合南方,需要花費很多時間,而且不少明朝的遺老遺少,像是鄭成功這些人是不是百分百聽高衡招呼也說不定。高衡此人,根本就不想復興明廷,而是想自己搞一套朝廷出來。那麼他能不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援?如果有人給他搗亂怎麼辦?興華軍還要吃掉整個長江以南的地區,這可不是一時半會能消化的。
清軍從崇禎十七年入關,好歹已經在關內經營了五年,興華軍剛剛進入華夏傳統地盤,沒有幾年時間恐怕消化不了這麼廣大的地區吧。
只要清軍能快速解決北方的問題,然後掉過頭來,趁著興華軍還沒有消化江南的時候再次南下,他們可不一定防得住。長江雖然長,但興華軍的水師也不可能處處控制,清軍以騎兵見長,機動能力卓越,只要選擇某個點進行突然襲擊,興華軍未必防得住。而且想要控制這麼廣大的地區,沒有駐軍可不行,興華軍才多少兵力,如何進行分散?高衡能玩得轉嗎?
兩日後,清軍從南昌開拔,大規模北撤,不僅僅將金聲桓的殘兵敗將全部帶走,硬生生擴充了飢兵的實力。而且在路過閩浙一帶的時候,多爾袞也發出命令,召集這裡的全部駐軍跟隨他們北上,直接放棄了對閩浙地區的佔領。
當然,這種放棄是暫時的,多爾袞是為了集結更多的兵力,還別說,雖然桂林之戰中,七十萬大軍折損近半,但江西一地收編十萬飢兵,閩浙又加入數萬漢軍還有一些滿蒙的留守部隊,再加上南直隸全部的留守部隊,多爾袞的總兵力至少恢復了二十萬,七七八八加起來,軍隊再次回到了六十萬上下,在他看來,若是在鳳陽決戰,興華軍少了水師,光靠陸軍,實際上雙方兵力對比應該跟桂林會戰差不多,而且這次,多爾袞要押上全部,讓北洋新軍上前線,清軍完全有一戰之力。
:()烈火南明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