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墨青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李自成的狂追猛打之下,高傑和孫傳庭兩人很不要臉的望風而逃,先從陝北竄到山西,再從山西竄到河北,再從河北流竄至河南,然後經由傳統的漕運路線,從臨清一路南下,終於趕至了徐州落腳。
‐‐‐終於安全了。
歷史上的高傑就被李自成一路狗攆兔子一樣,從陝北一路逃到蘇北,雖然幾千里長途,跑的那個雞飛狗走,但奇蹟的就是基本實力猶在,在徐淮等地修整整編之後,又搖身一變,成為江北四鎮中實力最強的一鎮……
至於現在,高傑軍中還有一個儲存著實力的孫傳庭在……歷史終於因為朱慈烺這隻小蝴蝶的存在而改變了既定的軌道。
不過在李自成這邊卻沒有太大的變化,孫傳庭雖然很猛,對李自成的吸引力還不如高傑,兩者加在一起,也就使老李多追了三百來裡。
實在追不上,也就罷了。
後來的發展倒還是和歷史記載的一樣,李自成北上,奪下自己的米脂老家,衣錦還鄉,然後攻州掠府,除了在榆林城下遇到退休總兵尤世威等明軍將領的抵抗外,其餘各州縣都是不戰而下,沿途官兵或走或降,無有一合之敵。
十二月中,李闖回到西安,到處巡行,每天看士兵校閱操演,新朝未立,當然還是以武事為先。
只是在李自成身後已經有他的御營官兵,已經要黃沙墊道,而行走之時,身後也有小黃傘相隨……雖未稱帝,但已經是實際的帝王儀衛了。
而此時的京師,已經嘖有傳言,闖王將在新年正月初一正式定國號,只是暫且不行登基大典……至於到何處登基……咳,還用多說?
大局如此,眼看大明就要溜簷兒,人心原本就是不定,偏偏城中流言突然猛增,而且民謠也是一天比一天唱起來了。這玩意兒,其實就是民間的小道訊息和民心的體現,所以歷朝歷代,猶重民謠。以前李闖還在河南掙命的時候,就有什麼&ldo;十八子,主神器&rdo;的話頭出來,現在眼看就要得成正果,京師之中廠衛的威風又不比當年,所以這謠言就越發多起來。
原本就是風雨飄搖的末世景像,再加上滿城的流言,所以雖然臨近年節,這整個燕京城,卻是一點兒過年的味道也沒有。
滿街上全是一臉悽惶的百姓,還有威風大減的官員,至於原本囂張跋扈的皇親和內監,更是過街老鼠一般,雖然沒有人敢打,但自己就自覺溜了牆根,不敢再惹事生非。
至於京營官兵,更是能溜號就溜號,實在不走的,也就是圖一天一百個銅子的軍餉……但凡有點門路的,也是絕不肯再吃這碗可能掉腦袋的斷頭飯!
情形已經如此險惡,但還不止是謠言,普通的百姓不大清楚,但稍微有點訊息渠道的都是聽說了闖軍拷掠營的事……最早一個遭殃的是大晉商范家,然後是田皇親家,接下來又是幾家商人,大官、勛戚……加起來怕是有好幾十家了,遭了劫的大戶人家當然不會主動宣揚其事,畢竟大家都有裝窮的傳統,不過各府邸的下人可就沒有那麼嚴的嘴巴,把這夥高來高去,來無影去無蹤的闖軍吹的神乎其神,而且隨著大戶人家護院力量的增強,似乎有過幾次較大規模的衝突……幾家勛戚家裡,特別是成國公朱純臣的府邸,一次就搬出過二十來具屍首。
這等事,自然也就瞞不了人了,但妙就妙在,沒有一家人選擇報給順天府或是錦衣衛知道,所以官面上也是樂得裝傻,不必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