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凌濛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媽。此時真如睡裡夢裡,媽媽道:&ot;早知你有這一日,為甚把你送在庵裡去?&ot;女兒道:&ot;若不送在庵中,也不能勾有這一日。&ot;當下就接了楊媽媽到聞家過門,同坐喜筵。大吹大擂,更餘而散。
此後,聞人生在宦途時有蹉跌,不甚象意。年至五十,方得腰金而歸。楊氏女得封恭人,林下偕老。聞人生曾遇著高明相士,問他宦途不稱意之故。相士道:&ot;犯了少年時風月,損了些陰德,故見如此。&ot;聞人生也甚悔翠浮庵少年盂浪之事,常與人說尼庵不可擅居,以此為戒。這不是&ot;偷期得成正果&ot;之話?若非前生分定,如何得這樣奇緣?有詩為證:
主婚靡不仗天公,堪嘆人生盡聵聾。
若道姻緣人可強,氤氳使者有何功?
卷三十五訴窮漢暫掌別人錢 看財奴刁買冤家
詩云:從來欠債要還錢,冥府於斯倍灼然。
若使得來非分內,終須有日復還原。
卻說人生財物,皆有分定。若不是你的東西,縱然勉強哄得到手,原要一分一毫填還別人的。從來因果報應的說話,其事非一,難以盡述。在下先揀一個希罕些的,說來做個得勝頭回。晉州古城縣有一個人,名喚張善友。平日看經唸佛,是個好善的長者。渾家李氏卻有些短見薄識,要做些小便宜勾當。夫妻兩個過活,不曾生男育女,家道盡從容好過。其時本縣有個趙廷玉,是個貧難的人,平日也守本分。只因一時母親亡故,無錢葬埋,曉得張善友家事有餘,起心要去偷他些來用。算計了兩日,果然被他挖個牆洞,偷了他五六十兩銀子去,將母親殯葬訖。自想道:&ot;我本不是沒行止的,只因家貧無錢葬母,做出這個短頭的事來,擾了這一家人家,今生今世還不的他,來生來世是必填還他則個。&ot;張善友次日起來,見了壁洞,曉得失了賊,查點家財,箱籠裡沒了五六十兩銀子。張善友是個富家,也不十分放在心上,道是命該失脫,嘆口氣罷了。惟有李氏切切於心道:&ot;有此一項銀子,做許多事,生許多利息,怎捨得白白被盜了去?&ot;
正在納悶間,忽然外邊有一個和尚來尋張善友。張善支出去相見了,問道:&ot;師傅何來?&ot;和尚道:&ot;老僧是五臺山僧人,為因佛殿坍損,下山來抄化修造。抄化了多時,積得有兩百來兩銀子,還少些個。又有那上了疏未曾勾銷的,今要往別處去走走,討這些佈施。身邊所有銀子,不便攜帶,恐有失所,要尋個寄放的去處,一時無有。一路訪來,聞知長者好善,是個有名的檀越,特來寄放這一項銀子。待別處討足了,就來取回本山去也。&ot;張善友道:&ot;這是勝事,師父只管寄放在舍下,萬無一誤。只等師父事畢來取便是。&ot;當下把銀子看驗明白,點計件數,拿進去交付與渾家了。出來留和尚吃齋。和尚道:&ot;不勞檀越費齋,老僧心忙要去募化。&ot;善友道:&ot;師父銀子,弟子交付渾家收好在裡面。倘若師父來取時,弟子出外,必預先分付停當,交還師父便了。&ot;和尚別了自去抄化。那李氏接得和尚銀子在手,滿心歡喜,想道:&ot;我才失得五六十兩,這和尚倒送將一百兩來,豈不是補還了我的缺?還有得多哩!&ot;就起一點心,打帳要賴他的。
一日,張善友要到東嶽廟裡燒香求子去,對渾家道:&ot;我去則去,有那五臺山的僧所寄銀兩,前日是你收著,若他來取時,不論我在不在,你便與他去。他若要齋吃,你便整理些蔬萊齋他一齋,也是你的功德。&ot;李氏道:&ot;我曉得。&ot;張善友自燒香去了。去後,那五臺山和尚抄化完卻來問張善友取這項銀子。李氏便白賴道:&ot;張善友也不在家,我家也沒有人寄其麼銀子。師父敢是錯認了人家了?&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