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道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京師,宮城中。
當快馬加鞭送來的八百里加急文書呈到御前時,安南之變的訊息,讓孟浚有些措手不及,他是知道青鸞衛一直在秘密聯絡李成棟的部下,但孟浚也沒料到,這效果竟然這麼明顯。
只是現在時機有些不對,因為此時對巴達維亞的戰爭已經一觸即發,海面上,從中原運輸到呂宋的物資船隻,那是絡繹不絕,孟浚壓根沒料到,在這個時候,李成棟竟然會死於兵變。
時機雖有些不湊巧,但這個訊息,對孟浚以及乾朝而言,確實是個好訊息,李成棟若在,乾朝要發兵安南,不打幾場血仗,大仗,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而現在李成棟死了,乾朝好好合計一下,怕是可以,兵不血刃的控制安南,屆時,北面有緬甸,南面有安南,乾朝控制東南亞,豈不是易如反掌。
但用兵乃是國之大事,孟浚自然也是需要與群臣商議,但此事在朝堂中一提及,便使得原本還算平和的早朝,氣氛瞬間變得緊張起來。
孟浚目光掃視群臣,沉聲道:“安南發生鉅變,李成棟被殺,局勢動盪,李成棟部下楊大甫,率軍南下,攻擊閻可義,安南北方防禦全面動開,韓雄請示是否進兵,眾卿有何看法?”
話音剛落,戶部尚書李為泰率先出列,躬身奏道:“陛下,如今國庫充盈,若是征伐安南,所需錢糧,只要規模不超過五萬,時機不超過三年,則戶部便可承擔,且不會波及民生。”
乾朝大臣中,對打別的藩屬國,有異議的很多,大部分人皆是認為,天朝上國,當以德服人,因此,以前孟浚要打緬甸,反對聲一片,然而,這次孟浚還沒說要出兵,攻打安南,群臣竟然沒有多少人反對。
而其中原因,或許便有安南曾是中原直轄之地,以及李成棟在江南造的殺孽,乾朝開國大臣,多出身於江南,對李成棟遺留下來的勢力,還是有著仇恨,且現在聽說安南北部防線已經沒有了,朝廷若是用兵,確實沒有比現在更合適的時機了。
但有異議者也有,如那位侍讀大學士劉勳春,其出身陝西,家鄉並未遭到李成棟的禍害,而他的意思,便是安南雖非屬國,但天朝用兵,應該師出有名,現在趁安南內亂之時,用兵,是否會遭到周邊諸國非議,於天朝聲譽有損。
然而,朝堂上面的勳貴卻皆是表示此乃天賜良機,李成棟舊部內亂,防線空虛,若此時出兵,定能一舉平定安南,開疆拓土,揚我朝國威云云。
朝堂上贊成出兵的佔據了大多數,但群臣並不知道,孟浚已經決定用兵巴達維亞,因此即便對安南動手,註定不會發動大軍,只能用韓雄駐守兩廣的軍隊。
孟浚靜靜地聆聽著大臣們的議論,心中也在反覆權衡利弊,但良機碰上了,不把握住,自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在退朝後,孟浚下達旨意,命翰林院書寫檄文,痛斥李成棟十大罪,雖說現在李成棟死了,但並不妨礙朝廷以此名義,討伐安南。
翰林院的才子們,書寫的檄文洋洋灑灑,“蓋聞天地有正氣,綱常立人倫,悖逆者必遭天譴,忠義者永載汗青。
李成棟惡貫滿盈,天人共憤,罪擢難數,特陳其十大罪,以告天下。
其罪一,弒主篡逆,前明之際,國運雖衰,然正統尚存,李成棟狼子野心,竟揮刃相向,弒殺兩任天子,此乃毀宗廟之祀,罪不容赦。
其罪二,江南之地,鍾靈毓秀,李成棟率虜軍肆虐其間,縱兵燒殺搶掠,屠戮士紳百姓無數,繁華市鎮,轉瞬化為廢墟,錦繡山河,遍染黎庶鮮血。
其罪三,殘民以逞,逼迫百姓,背井離鄉,遷移安南,以百姓之苦難,博一己之功名利祿,殘忍暴虐,毫無人性…………”
孟浚看完十大罪後,命人將檄文透過報紙,傳誦天下,隨後孟浚命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