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闊斧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官員宣佈:大明皇帝命令,凡來大槐樹下的人,一律遷走。這道命令把人們驚呆了!人們這才醒悟過來:咱們被官府騙了。人們哭喊叫罵,但一切都無濟於事。官兵強迫人們登記,把人們趕上了遷徙之路。窮家難捨,故土難離。對於明朝移民來說,背井離鄉是一個痛苦的過程。這樣的傳說,表達了移民對明朝政府的憤恨。吳晗在《朱元璋傳》中說,“遷令初頒,民怨即沸,至於率籲眾蹙。懼之以戒,脅之以劓刑。”劓刑,就是將鼻子割掉的一種刑罰。
“解手”和“背手”的來歷。
明朝政府是強迫移民的,官兵為防止移民逃跑,就把他們捆綁起來上路。捆綁兩條胳膊叫大綁,捆綁一條胳膊叫小綁。不僅如此,還怕他們帶繩逃走,就用繩子把捆綁起來的人連在一起,押解上路。許多人連在一起,要動都動,要停都停,一個人要動,牽連好多人,誰也逃不脫。對押解的官兵來說,自然省事,可就是苦了捆綁的移民,最麻煩的是大小便。為了表達清楚意思,話很長,比如一個人要大便或小便,首先的報告:報告大人,請讓大家停住,把我的手解開,我要大便。人數多,路上解繩子的次數也多,官兵也覺得麻煩,但這個辦法是不能改變的,到後來,簡化的就剩下幾個字了:我要解手。聽者也明白這話的意思,直到後來定居下來,這個說法已經成為人們習慣用語了,解手也就成了人們大小便的代名詞。至於背手,因為移民的雙手被捆綁在身後,動彈不得,這種走路的姿勢被固定下來,成為人們的個人習慣,至今在移民地域裡儲存著,尤其是上坡的時候,雙手背在身後,反而覺得很舒服。這個傳說應該有很大的可信性,移民們遷徙是強制的,官兵自然會採取措施,語言中有這樣的詞彙,正是這些歷史曲折的反映。
小腳趾復形的傳說。
洪洞縣祭祖園中門有一副對聯:
舉目鸛窩今何在,
坐敘桑梓駢甲情。
這副對聯說的是,凡是大槐樹遷民後裔,小腳趾都是復形的。也就是說:小腳趾分為大小兩瓣。這裡又有一個傳說。傳說明朝移民時,人們留戀故土,不想走,即使到了路上,也屢屢逃跑。官兵就想了一個辦法,讓遷民脫掉鞋襪,在每個人的小腳趾上砍了一刀,一方面是腳受傷,移民要逃也跑不快;另一方面就算逃跑了,官兵捉拿的時候,只要一看小腳趾,就知道是不是移民了。這個微小的生理特徵,因為聯絡著移民的血淚和歷史,竟然就這樣遺傳下來了。如今,你只要是小腳趾復形,人們就有把握說你是移民後裔。刀傷能夠遺傳,這自然是不科學的,但這個故事是大槐樹移民,對明朝野蠻移民政策的民間記憶,也表明了他們不忘故鄉、不忘根本的精神。
打鍋牛的來歷。
傳說明初遷民的時候,有一家姓牛的人家,兄弟五人,臨別時,兄弟依依不捨,就打破一口鐵鍋,分為五塊,各執一塊,作為後代認親的標誌,所以稱為打鍋牛。如今,姓牛的人們見了面,總要先問一句:打鍋不打鍋?如果說打鍋,那毫無疑問就是一家人了。還有一個打鍋牛的傳說,是說姓牛的人家有七個兒子一個女兒,家窮無力娶親,只好分家移民,另謀出路。臨別時打了一口鍋,分為八塊,七個兒子一人一塊,連嫁到張家的女兒也分了一塊。牛家老爹說:只要破鍋在,就是一家人。因為這個說法,張氏和牛氏攀親也要對認破鍋。打鍋牛的傳說,僅僅是眾多用打破鍋片認親的一個傳說而已,類似的還有鐵鍋申和銅鍋申的傳說,這個傳說,反映了移民的親情觀念。
思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