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第1/2頁)
[美]C·W·尼米茲/E·B·波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英國人願意入侵法國,但只有在極大地削弱了那兒的德軍力量之後再進行這種入侵。英國計劃人員堅持認為,目前,削弱敵人而又援助俄國的最好辦法是繼續實行外圍戰略。他們說,從地中海對南歐實施牽制性的進攻可以把大量德軍從法國和東部戰線吸引過來,從而使希特勒用以保衛其第三帝國所需的總兵力減少55個師。
英國的計劃人員還認為,在地中海接連不斷地實施外圍作哉,不僅可以擊敗義大利,使之退出戰爭,而且可能爭取土耳其人參戰。如果上述情況真的發生,即使盟軍不越過英吉利海峽實施進攻,希特勒也將面臨失敗;即使盟軍預定要實施越峽(英吉利海峽)進攻,盟軍若能首先在其他地方攻擊德軍,從而使德軍在西方遭到削弱,那麼,他們在法國登陸成功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雖然美國三軍的參謀長們對於英國人的邏輯推理並沒有完全心悅誠服,但他們卻提不出任何有力的反駁論據。他們不希望讓更多的同盟國軍隊纏在地中海戰區,因為在他們看來,這樣做是在戰略上偏離了主要目標。然而,他們又不能不正視這樣一個事實:英國人不願意在1943年冒險打回法國;而沒有英國的全力支援與合作,越峽進攻就只能是一句空話。經過多次討論,兩個同盟國終於達成了協議。在討論中,金海軍上將提出了透過一系列的區域性進攻,加速對日作戰的動議。英國人原先希望在德國被打敗之前,太平洋戰爭只侷限於一種牽制性的作戰行動,在德國被打敗之後,盟軍再全力以赴地對付日本。可是現在,英國人放棄了這一立場,同意向太平洋戰區調派更多的人力和物資,以便美軍在該戰區保持業已取得的主動權。而美國人則同意將越峽進攻推遲到1944年。同時,盟軍要在1943年夏在地中海發起攻勢,以牽制敵人在歐洲的兵力,並保持對敵人所施加的壓力。此外,盟軍還要逐步強化對德國的心臟地區和德國空軍的空中攻擊。英、美雙方一致同意,同盟國必須對反潛作戰給予優先考慮;否則,盟軍在任何地方所實施的進攻都不會成功。
這次會議還就在地中海選擇一個適當的突擊地點問題著重進行了討論。最後,計劃人員們認為,可實施突擊的地點有兩個:一個是西西里島,一個是撒丁島。在這兩個島中,撒丁島的防守較弱,並可作為襲擊義大利北部工業中心的轟炸機基地。但是,該島缺少一個足以實施大規模兩棲突擊的港口。另一方面,攻佔西西里島雖然困難很大,但可以更直接地威脅義大利,甚至有可能迫使它退出戰爭;同時,攻佔了西西里島,無疑也就確保了西西里海峽的安全,並使盟軍可能消滅更多的敵軍。因此,會議最終確定西西里島作為攻擊目標。d日則定在1943年7月的一個適當的日子。在上述問題決定之後,卡薩布蘭卡會議便在一種融洽的氣氛中結束了。
卡薩布蘭卡會議結束後的第二天,羅斯福總統向新聞界宣佈了一項由他本人提出、經邱吉爾首相同意的決定。這一決定的宣佈,極大地震動了全世界的政治家和軍界領導人。這項決定就是:英、美兩國除了接受德、意、日三國的&ldo;無條件投降&rdo;之外,別無任何其他商討的餘地。即使是拿破崙在其征服世界的鼎盛時期,也沒有象他們這樣全然關閉過談判的大門。提出這樣一項強硬的政策,已經夠錯的了;而公開宣佈這樣一項政策,則是錯上加錯。
要求德、意、日三國&ldo;無條件投降&rdo;的政策是與英、美兩國領導人早先所堅持的原則相違背的。按照那個原則,他們作戰的真正物件不是敵國的人民,而是那些將本國人民匯入歧途的領導人。即使是十七、十八世紀的政治家也不會制定出這樣一項政策,因為他們比其某些後輩更懂得:今天的敵人可能將是明天的盟友。一場全勝的戰爭不僅可以毀滅戰敗者,而且也可能毀滅戰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