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第1/2頁)
[美]C·W·尼米茲/E·B·波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此外,根據本書的記述來看,美航空母艦部隊在保障登陸作戰方面充分發揮了它的機動能力。如1944年10月,盟軍進攻菲侖蠜葘?氐菏保吮u系鍬降乃忱凳鴣擅籃嬌漳附1ρ怪迫站謀幣懟n耍賴?8航空母艦特混艦隊於10月初從加羅林群島西部的烏利西錨地出航,直指菲律賓以北,10月10日奔襲了沖繩島,11日轟炸了呂宋島的諸機場,12日又對日軍設在臺灣的航空基地進行了空襲,使上述各地的日軍航空基地遭到嚴重損失,並擊毀大量飛機。日本有一批魚雷機從本土起飛,擬去菲律賓進行增援,但中途經臺灣時幾乎全被擊毀。第38特混艦隊10餘天中轉戰數千海里,當登陸部隊開始對萊特島發起進攻時,又趕到菲律賓以東海域擔任海上和空中的掩護任務,對支援萊特島的登陸作戰起了重要作用。美軍於1945年2月19日在硫黃島登陸前,為了分散日軍的注意力和阻止從本土對其進行支援,又派航空母艦特混艦隊於2月16-17日駛抵東京附近水域對其本土進行空襲,爾後南下數百海里,於18日又投入對硫黃島登陸作戰的航空火力準備。
談到對這本書的評價問題,尤其是太平洋海戰部分,這裡不妨引用參與太平洋戰爭的另一方日本方面的某些看法。日本恆文社在1962年出版此書的日譯本時寫道:&ldo;在太平洋戰爭中日本為什麼不能不敗?雙方交戰的真情實況究竟如何?《尼米茲太平洋海戰史》一書以事實回答了這些問題。&rdo;日本報紙《朝日新聞》介紹此書時說:&ldo;本書是參考日美兩國200餘種有關著述寫成的。&rdo;將此書譯成日文的譯者之一實松謙,在太平洋戰爭的初期曾任日本駐美海軍武官助理,後來在大本營任海軍參謀;另一譯者富永謙吾,戰時也在大本營任海軍參謀,還曾兼任海上護衛隊司令官。戰後,這二人都是專門研究戰史的,他們在本書的譯後記中寫道:&ldo;這是一部尼米茲海軍元帥以寬闊的戰略視野,公允而有重點地概括了對日作戰的全貌,並以洗鍊的語言加以敘述的寶貴文獻。&rdo;蘇聯1965年出版此書的俄譯本時在其前言中寫道:&ldo;在這本書裡有好多關於太平洋戰爭中海上作戰的實際史料。有關雙方交戰的許多事實和細節,以及對定下決心和制定計劃的敘述,在我國的翻譯文獻中都是前所未有的。書中提供的一些資料,可使我們就海軍兵力在太平洋戰爭中是如何使用的,各軍種是怎樣協同的,以及各種艦隻在海上作戰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問題,作出某些總結。&rdo;以上不過是外國的評論,至於這本書的內容究竟如何,還有待我國的史學界和其他廣大讀者作出自己的評價。
本書的主要缺點,在於作者資產階級立場的侷限性,對某些問題的分析有時帶有偏見。誇大了美、英等國的軍事力量,忽略和低估了其他反法西斯力量的巨大作用。如在本書中只提美、英等國對中國的支援,而不談中國對其他盟國的支援。眾所周知,中國是在亞洲反對日本侵略的主要國家。中國人民在這場反法西斯的戰爭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中國戰場牽制了日本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大部分兵力,也支援了美國和澳大利亞在太平洋戰場上的作戰。如1942年4月,日本研究第二階段的戰略計劃時,大本營曾準備以9個師的陸軍部隊入侵澳大利亞,但終因兵力不足而未敢妄動。當時的美國總統富蘭克林&iddot;羅斯福曾經這樣說過:假若沒有中國的抗戰,&ldo;有多少師團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調到其他方面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rdo;。諸如此類的問題,由於我們採取全譯的方法,除刪除了個別空洞的詞句外,一般未作更動,請讀者在閱讀時加以分析和鑑別。但屬譯文不當之處,請讀者指正。
致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