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第1/2頁)
青丘一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柔成默了一下,看了她一眼,忍不住道:「這一本好像是您寫的。」
「是嗎?哈哈,我說這故事情節怎麼這樣熟悉呢。」宋知歡尷尬一笑,糊弄過去了。
經此一遭,宋知歡的話本子也看不下去了,就將兩三本摞在一起隨手撂在炕櫃的架子上,自己從炕櫃裡扯出一條氈毯來圍上,倚著憑幾透過窗子往外看。
「這屋子的窗不好。」宋知歡忽地嘟囔道:「還是小花廳那邊的玻璃窗賞雪好看。」
柔成笑了一下,卻將這事記在了心裡,轉年開春,果然請梓人來,把上房西暖閣碧紗櫥內小隔間的窗子換成了玻璃的。
總算到了正經年根兒底下,天公終於作美,賞人能出屋子溜達一圈。
然而今年的年怕是也過不熱鬧了,全國多地大雪,京郊的粥廠今年來領粥的人便比往年多出一二倍,朝廷上忙著賑災的事兒,節禮反倒耽擱了。
雖如此說,敏儀卻也不輕鬆,今兒這家為了賑災辦一場宴會,明兒那家辦一場,她還得左右權衡哪家的要去、哪家的不能去,雍親王府裡也辦了一場,這宴會說是為了賑災,其實也能試探出朝堂派別來。
熱鬧是真的,花出去的銀子是真的,到底沒有哪家的貴婦人眼皮子淺到這種程度,粥水饅頭也實打實地落進了災民們的胃裡。
宋知歡沒什麼能做的,只吩咐下面的莊子施粥、散下防疫的湯藥。
弘時這下子可是找到忙頭了,鑽到早些年搬出雍親王府的林先生家不出來,每日幫著配製藥包、熬煮湯藥。
弘暉隨著雍親王辦差,弘皓給他去沒意思,便隨著弘時去忙了,修婉日日與蘭珈一處念經祈福,寧馨院裡也是青煙繚繞的,後宅的女人們或多或少出了力,這樣的關口上,沒人心疼那一份私房梯己。
敏儀忙的腳不沾地,每日各家中匆匆往裡,宋知歡便暫且擔起了事兒,帶著後宅裡的姐姐妹妹與丫頭婆子們開始拆陳年的舊冬衣——這個檔口,做新衣左右是來不及了,幸好府裡的冬衣按年發放,每年穿的都不是太狠,又都是實打實的料子,一件改兩件,也勉強能夠兩個人穿。
能多救一個是一個。
這事兒也只有她能帶頭來做,雖然這些年大家處的都不錯,但真和每個都好的也只有宋知歡一個,也就她和下頭的婆子丫頭們處的也好,說起話來能說到人心坎兒裡,事情進展的自然快了許多。
年氏也帶著院子裡的下人們跟著做事,到底她身子弱,雖然憑藉著一腔悲天憫人之心勉強支撐下來,這邊第一批五百件的冬衣出了府,她就病倒了。
敏儀這會子已經能稍稍抽出身來了,為了她的病又要請醫延藥,仍舊是腳打後腦勺,不得空閒。
這一年的臘月下旬就在這樣的忙忙碌碌中渡過了,過了新年,出了元宵,災情得到了控制——若是再不得到控制,只怕不知多少人的腦袋要掉在菜市場口了。
眾人就此輕鬆下來,雖然年沒過好,但心裡的成就感卻是實打實的。這日雍親王去探望十三阿哥,府裡的大頭走了,弘暉便清閒下來,不必每日跟在阿瑪身邊交際待客、伺候筆墨。
宋知歡的莊子上又送了小羔羊肉來,辛娘說鮮嫩的不像話,宋知歡於是起了涮鍋子的心,就叫了敏儀和孩子們來吃。
——若是所有人都叫上,那又變成小型家宴了。
雖名義上是叫著孩子們,其實蘭珈和忘憂也知道好歹,沒讓弘曆和弘晝過來,華姝本也不欲讓弘時過來,但又是弘皓打發貼身人去請的,弘時便也來了。
一行人在花廳裡熱熱鬧鬧坐了一桌子,徽音把兩個孩子哄睡了,小夫妻兩個攜手過來,雖然成婚也有一二年了,卻還是這樣黏糊,也是羨煞旁人了。
辛娘帶著小廚房的人和臨時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