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第二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琳竟然雙膝跪地,堅定地表示除非皇帝下令捉拿蘇銘,否則他絕不會離開。

朱元璋的面色瞬間陰沉,沉聲道:“愛卿請回。”

\"陛下,蘇銘干涉朝政,懇請將其拘捕!\"陳琳的話語擲地有聲,朱元璋聞言勃然大怒。

“你這是什麼意思。”

他質問道。

\"蘇銘的品行,我皇自有判斷!\"陳琳解釋道,“只是太學生們無故尋釁,才牽扯到他...”然而他的辯解並未消解朱元璋的怒火。

“你還敢為那些學子求情。”

“臣並非僅為此,實則是擔心蘇銘蒙冤。”

陳琳坦誠道,心裡暗自揣測朱元璋可能已將此事與朝堂的紛爭聯絡在一起。

他擔心若是被誤會為李善長的同黨,後果不堪設想,即使不以胡惟庸之罪問罪,他也難逃牢獄之災。

陳琳感到皇帝的話裡似乎藏著更深的意思,他意識到自己可能已經觸動了朱元璋敏感的政治神經。

他知道自己必須謹慎應對,否則後果嚴重。

事實上,他提出抓捕蘇銘,初衷並非僅為太學生的安危,而是出於保護梅殷的考量。

一旦蘇銘入獄,梅殷便有機會重獲自由。

而這一切,又與梅殷作為儒學泰斗的身份密切相關。

梅殷雖為皇家駙馬,但在讀書人心中,他憑藉自身的學術成就而非裙帶關係贏得尊重。

如果失去了駙馬的身份,他甚至可能不如普通計程車人。

然而,梅殷的學問卓越,使他在讀書人圈子裡備受推崇。

陳琳深知,他們之間的深厚友情以及對梅殷的認可,使他們共同選擇站在梅殷一邊,而非僅僅為了攀附權貴。

在他們看來,支援梅殷,就是支援真正的儒學精神。

在明朝的知識分子中,他們追求的是雙面均衡。

既要享受權位的尊榮,又需維持體面的聲譽。

任何好處若非他們獨佔,便會被視為貪婪,背離了君子之道!蘇銘這樣的異類,自然被排斥在這份準則之外,被視為未來的笑柄。

預言他未來六百年的輝煌,只會引來他們的嘲笑,認為這是江湖術士的幻想。

起初,當蘇銘與朱帝一同垂釣,眾人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期待他能因不慎觸怒朱帝而遭受懲處。

然而,蘇銘竟安然無恙,甚至春風得意,深得皇上的寵愛。

這時,那些指責聲也不得不悄然減弱。

畢竟,蘇銘雖是術士,但他迷惑的是誰?正是那位至高無上的君主!

蘇銘的榮耀來自皇帝的認可,質疑他的術士身份,便是質疑皇上的慧眼。

除非是大忠臣,否則絕不會輕易開口。

比如現在,梅殷被下詔獄,勳貴們保持著沉默,他們在等待朱帝的下一步動作,以便調整自己的立場。

他們精於權謀,善於察言觀色,明白在皇權面前,保全家族利益才是王道。

然而,國子監的學生們卻熱血沸騰,他們認為自己肩負著匡扶正義的責任,認為朱帝對梅殷的處置過於嚴苛。

內心的不平讓他們把矛頭指向了蘇銘,尤其是坊間的流言,說蘇銘對寧國長公主有所企圖,更讓這些書生視他為輕浮之人。

陳琳雖然對蘇銘的評價不高,但他的直言不諱,暴露了他對蘇銘在朱帝心中的重要性的誤解。

朱帝微微點頭,對陳琳的直率有些讚賞,儘管他明白陳琳只是個書生,心思可能並不複雜。

朱帝溫和地說道:“陳琳,你的忠誠我明白,但這事無需你過多置喙。

蘇銘與你們國子監素無瓜葛,你們對他知之甚少。

他的

歷史軍事推薦閱讀 More+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才叔學淺
關於黃粱一夢兩千年,一人一劍護河山: 戰國末年,他師承鬼谷子,合縱連橫,更是組建黑冰臺,幫助嬴政橫掃六合。漢末天下三分,水鏡先生曾言:“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但世人卻不知還有下半句,“陸離隱世不出,則大漢難興!”他親眼目睹了千古女帝的絕唱,又見到了李白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的天下。又曾在危難之中匡扶大明,與鄭和七下西洋,引萬國來朝。他在時間的長河中,見證了華夏曆朝歷代的興盛與衰敗。直到那一
歷史 連載 291萬字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第八塔峰主
關於穿書,重生50成團寵: 「穿書,年代文,團寵日常,彌補意難平」上天給了唐心一次重來的機會,這輩子她可以好好的享受人生了。雖然重生到了那艱苦的年代,可誰讓她是命運的寵兒,今生的家世顯赫,有全家人的疼愛,完全是躺贏的節奏,那她這輩子就完全可以當只快樂的米蟲啦。直到遇見了將文柏,唐心才知道原來自己穿書啦!!天吶,那可得捂好自己的小馬甲,原書女主一直搞事業,太高調了,自己可得離他們遠一點,別被發現了
歷史 連載 185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