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白風清氣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給我綁過來。”
“這兩個月你辛苦一下,爭取在開春出征之前先辦一個架子出來。”
趙文拍了拍李武的肩膀,把這般大事交給他做,雖然李武的文化程度不高,但是他知道,趙文願意把這般的大事託付於他,那正是願意信任他的表現。
李武相當感動,當即熱淚盈眶地行了軍禮,並且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大嗓門:
“末將一定不辱使命!”
當天李武就帶著一隊人馬從庫房裡取了銀子,準備開始招攬工匠。
按照北洋軍現在的實力,連繳個匪都費勁,更別說製造火銃了,但是這樣的技術是必須要掌握的,這也是為了後面擴大軍械所而做準備。
火銃技術尚且可以從天津軍械局這裡學,但是他們並不願意展示自己的鑄炮技術。
鑄炮技術對於北洋軍來說還是有點太遠了,全大明真正懂行的人現在在禮部做左侍郎呢,不過估計很快也就會成為禮部尚書了。
沒錯,趙文想的這位正是現任禮部左侍郎,寫下了《農政全書》的徐光啟。
徐光啟當初正是在寓居於天津,幫助畢自嚴開墾荒地,幫助生產,這才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
也為後來寫下的《農政全書》奠定了實踐基礎。
要是能得到這位的幫助,那麼建立軍械所的事情也會方便很多。
想到這裡,趙文拿起了《徐氏庖言》,這是徐光啟所寫的關於軍事方面的觀點和論證,趙文現在正在潛心鑽研。
希望能從中汲取經驗和練兵經驗。
哦,對了,這本書也是徐光啟所寫並且今年刊印的。
好好讀讀這一本書,然後給徐光啟寫一封信,那麼想來也會和徐光啟拉進不少的關係,也許到時候徐光啟會願意把自己的鑄炮技術傳授給北洋軍。
“那麼現在的天氣也冷下來,天氣不太適合練兵啊。”
趙文望向窗外的風雪,看著校場上正在熱火朝天開展著訓練的北洋軍,心裡突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李武,去給我把各營的營頭都叫來!”
趙文腦子下意識地叫了李武,但是身邊的親兵卻提醒道:
“趙總兵,李營頭他不是照您的吩咐出去辦事了嗎?”
李武辦事,趙文是放心的,但是現在少了一個自己的得力干將,多少還是有一些不習慣。
“行吧,那你去給我把各營的營頭叫過來,有要緊事需速速商議,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