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頁 (第1/2頁)
肇恆緯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八旗兵吹螺衝鋒,到明兵旗倒聲熄,不足一個時辰,一萬明朝兵馬,全軍覆沒,沒有一人生還。八旗兵大獲全勝,消滅所有敵兵,斬殺總兵一員,明朝一共有二十個總兵,大金第一次出征,就削去一個,繳獲還能奔跑的戰馬九千匹,盔甲七千副,刀槍盾牌,火槍弓箭以及戰車器械不計其數,堆積如山。
巡撫李維翰正急等著總兵張承蔭帶回來點好訊息,可是派出的探馬回報:張承蔭全軍覆沒,一萬兵馬,沒有剩下一個人。李維翰得報,差一點昏過去,緩了緩氣,喊來筆墨,顫顫抖抖地給朝廷寫奏章,上報戰況,再不敢隱瞞。
二十三消滅追兵攻下清河(下)
奏章傳入朝廷,群臣驚駭,一時間,各個大臣們如雷轟頂,呆如木雞。
這些白頭髮白鬍子的輔政、尚書、御史們都沒有了主意,誰都不敢輕易拿出見解,關係國家存亡的大計,哪個能夠擔當。於是,這些一品二品的大臣們,一同跪到皇宮門外,奏請萬曆皇帝上朝,主持大政,萬曆已經近三十年沒有上朝了,深居後宮妃娥堆裡,重用宦官監管朝廷大臣。這次群臣跪請,萬曆皇帝依然沒有出來,只見內宮的小太監手託拂塵,跨出門檻操著公鴨嗓子說:&ldo;皇上龍體欠安,不見朝臣。&rdo;御史楊鶴跪直了身子,憤怒地對小太監說:&ldo;邊事頹廢,已不可治,等塞外的兵馬打到宮門前,皇上還能說龍體欠安不見嗎?社稷傾危,怎麼還不見大臣?&rdo;
小太監向皇上回稟了御史的啟奏,萬曆終於答應上朝,金鑾殿上,跪在品級臺下的大臣們見到了久違二十多年的天子,只覺萬歲眼熟卻有些不認識了;御座裡的聖上下看臣子們,當年的豪情狀元郎,怎麼都變成了皓首銀須的老翁?三呼萬歲萬歲萬萬歲,三拜九叩大禮完畢,君臣臉面相對,大人們幾乎喜極欲泣,謝蒼天,當今還是安康的。欣喜還沒有全表露在臉上,國勢衰微的憂傷已上心頭,各部大臣把奏章當庭遞上,老太監一一接取,擺在御案上,萬曆皇帝現場硃批,加上玉璽,所有大臣的奏章,全部批准:
刑部尚書姚若水的奏章是:&ldo;停止京城內集市,開啟城門要謹慎清查,清除城內閒雜勞役,禁止任何人穿越朝堂,內廷的太監發給腰牌,出入宮門,檢驗後才許通行,以防止建州奸細混進大內。&rdo;
吏部尚書王在晉啟奏:&ldo;將遼東巡撫李維翰削職為民,提升楊鎬為遼東經略,派陳王庭任遼東巡撫,起用李如柏做遼東總兵,以阻止建州西進,整治兵馬戰具,收服失地。&rdo;
各個奏章批准,擬出聖旨,派老太監前往遼東傳發。
大金第一次出征大明,俘獲無數,八旗將士都分得了預料不到的財物,舉國歡喜,明國朝廷天下共主,如此的龐然大物,曾在他手中低三下四,忍屈受辱幾十年,今天一怒而起,碰了他一下,才發現竟然是外強中乾,不堪一擊,各貝勒大臣們要求接著出征,繼續向西發兵,攻打撫順城西面的瀋陽城。
努爾哈赤沒有準許再攻取城池,對大家說:&ldo;柴河、三岔、撫安三地,原是我國的屯寨,張承蔭任總兵時強行奪走,今張承蔭已滅,當收復失地,以解憤恨。&rdo;貝勒大臣們贊同,於是,努爾哈赤率領六千八旗兵馬,出徵到撫順城以北,鐵嶺以南的地帶,大軍橫掃撫安堡、花豹衛、三岔兒堡及催三屯等十一處城堡村寨,遭遇小股明朝駐軍,一陣衝殺就全部消滅,搜捕人口家畜,挖取倉窖裡的糧食,帶回都城。
八旗兵馬連續兩次出征,回兵後休整人馬,打造刀槍甲冑,防備大明的征剿,可是過了兩三個月,朝廷還沒有動靜,此時,傳聖旨的千歲老太監的儀仗,還沒有出山海關,老太監正坐在北戴河沙灘上的太師椅裡,北戴河不是河邊,是海邊,山海關總兵杜松站在椅子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