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 (第3/5頁)
幽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實際上是科學技術再得不到國家政權的保證和重視,這也是導致中國的科學技術開始走向下坡,逐漸落後於世界的原因之一。
唐朝應試的途徑有三條:一種由學校推薦名為生徒;一種由州縣推薦的名為鄉貢、舉人,是為貢舉,比如於家三郎;一種直接由朝廷考試的名為制舉。唐代所謂秀才、舉人、明經、進士只表明其出身途徑的異同,並不像明、清是科舉的不同等級。
唐代的科舉也不像明、清那樣一層層地考上來,錄取也不完全看幾篇詩文,而是要有公卿名人在社會上為之吹噓並推薦才能應試登第。所以求官的人一定要到長安找關係,出入公卿門下以求出路。有些人在長安閒住多年,竟得不到機會,比如杜甫。於是當時又有一種名為“求知己”的風氣,就是等公卿名人出門時,將自己著作頂在頭上,跪在路旁呈閱。被收了去,看中了,就算有了門徑。比如李白。
現在有了武則天這句話,狀元未必,但王畫乘勢科舉,進士已經是打了樁一樣牢靠。
王畫就是知道了,也未必參加科舉。現在武則天稍微好一點,可還在殺人。到了後面還有韋氏之亂。因此王畫未必對現在的官場產生興趣。
聽了武則天的話,許多大臣自稱失職。可沒有想到有一個人低下頭去,眼裡有些怨毒了。宋之問嫉妒了,今天陛下來辦這場詩宴,哦,敢情就是來捧這個叫王畫少年的場啊。
武則天不會去注意他的想法,主要讓她也喜歡這個叫王畫的一是他的立意,二是他出身貧寒,使老武太太想起了她小時候的經歷。既然大臣這樣說,她下詔書,派使者前往偃師縣找尋這個叫王畫的少年。然而這中間發生了一個變化。王畫並不在偃師縣,而是在鞏縣。
當時他跑到偃師縣,是因為想作畫,可在附近怕他老子看到,又是一頓責打。於是騎著牛來到二十幾里路外的偃師縣放牛。後來聽到唐朝大軍出征,再次又騎了十幾里路。那個想到一個放牛娃,放個牛,居然跑到三十幾裡跑外的地方。結果將整個偃師縣翻了一個遍,都沒有找到一個叫善長畫畫寫字的王畫少年來。
得不到的東西永遠是好的。因為找不到了,所以更讓人覺得奇巧。特別這時候的人們還相信鬼神傳說。於是京城裡這件事傳得紛紛揚揚,有許多人說那一天狄仁傑遇到的是一個神仙。最後傳來傳去,連武則天都開始疑神疑鬼起來。
這本是一件美好的事,況且王畫當時也是出於感恩的心。可沒有想到引起一個人的嫉妒。宋之問來到張易之的府上,對張易之說道:“張供奉,前日作畫少年,你有什麼看法?”
張易之說道:“很神奇啊。”
這本來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傳奇故事,就象神話一樣。
宋之問搖頭。
張易之奇怪地問道:“宋學士,為什麼要搖頭,難道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宋之問再次問道:“張供奉,你認為有沒有此人?”
張易之雖然是一個玩臣,可腦袋瓜子並不笨,想了一下說道:“應當有此人。畢竟如果是神鬼,為什麼會收下狄老相公的銀子?”
“那就對了。可某卻聽到民間有一個說法,說如果按人才劃分,張供奉只是一個妙品,而這王畫才真正屬於神品。”
說到這裡,他沒有再往下說。
張易之之所以有今天這地步。並不僅是他長相秀美,也不僅是他床上那個厲害,將武則天老太太弄得開心,這麼長時間寵幸不衰,也是有一些智慧的。
張易之聽了先是一愣,隨後就想到那一天武則天提起這個少年時,眼裡露出滿意的眼光。如果皇上看中了這個少年?張易之忽然產生了這個想法。那麼會怎麼樣?
看到張易之眼裡先是疑惑,然後是擔憂,最後有些兇厲。宋之問嘴角露出一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