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 (第3/4頁)
泰達魔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哪是一根木頭,這分明是一條一人多長的大黑魚!
這條大黑魚有一半的身子露在水面外,趴在那裡一動不動,難怪遠遠望去如同一截枯木。
她彎腰伸手一掐,想抓住這條大魚。這條黑魚受驚後,猛地轉了個身,撲打著水,游到河心裡去了。
黑魚遊走後,她才看到,原來黑魚的身下還躺著一個人,她嚇得後退了幾步,才發現,原來這就是自家老趙!
她嚇得兩腿發軟,哭喊著把老趙拉上了岸,好在漁民人家都有一定的溺水求生經驗,她奮力抱起老趙控了控水,又使勁給她錘了會背,老趙上來了一口氣,算是活過來了。
此時,水越漲越大,老趙下在河心裡的釣絲網早被衝跑了,他剛剛捉的兩條大鯽魚不,或者是同一條大鯽魚,也不見了。
老趙回家後躺了一個星期,天天喝薑湯,才終於可以下地活動了。
自此之後,老趙只敢在白天偶爾下下網,雖然收入少了,但是老兩口只為落個心安。
故事講完了,賣魚大姨笑著說:“跟你們說了大半天,你們也不買點魚回去?”
“好好,行”我連連點頭。
“這一堆鯽魚,給我十塊錢中了”她指著桶裡的鯽魚,我目測了一下,大概有十多斤。雖然個頭小點,但是熬點魚湯還是可以的。
“你們這是來採訪什麼啊?”她好奇地問。
“唉,就是家長裡短些事唄”我嘆了口氣,“對了,大姨,你家大爺這個事挺有意思啊,當時你怎麼不打電話給我們啊,我們採訪採訪。”
“當時光顧著害怕了,哪有心思給你們打電話”她說。
瀟瀟接著問:“大姨,你們這裡最近還有什麼趣聞嗎?要有現場的,時過境遷的不行。”
“什麼趣聞,有意思的事嗎?俺西邊村裡那棵棗樹今年結了一個大棗,挺有意思的。”
“什麼棗樹啊?”我問。
“掛甲樹,知道吧?”她笑呵呵地說,“天黑了,我要回家做飯了,明天你們去看看,那個棗有蘋果那麼大了,還在長。”
賣魚大姨說的掛甲樹,在我們當地是十分有名的。在大沽河畔張家村村西,有一棵有著近2000年樹齡的酸棗樹。
這棵酸棗樹,有一人環抱那麼粗,枝幹高大,遮天蔽日,樹皮皺皺巴巴,像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它生長在一片田野裡,鶴立雞群,十分顯眼。當地政府為了保護這棵古樹,把它列為全市重點的古樹名木保護目錄中。
這棵千年酸棗樹被稱為掛甲樹,而掛甲樹的由來,與唐太宗李世民有關。
當年,李世民還不是皇帝,他那時是“唐王”。李世民帶兵東征經過這裡時,突然天降暴雨,時值初秋,他的十萬兵馬無處躲避,個個溼得像落湯雞。李世民暗暗叫苦:“糟糕,軍情火急切,十萬兵馬本應該馬不停蹄,要這樣淋下去,兵士大有生病之危。這豈不失我戰機?”
李世民急的團團轉,可到哪裡能找到容納十萬兵馬的庇護所呢?正在左右為難,他發現眼前出現了一座小廟,長有四尺,高有二尺,石牆石頂,門額有一塊石頭小匾,上刻“百龍廟”三字。廟前還長著一顆一人來高的酸棗樹,枝繁葉茂。再看旁邊,有一汪水灣,清澈見底。
唐王頓時有了主意,他立即下令:全軍下馬,到“百龍廟”裡避雨。
可士兵們一看,這小廟連一個人都容納不下,門口只能拱進去個人頭,這怎麼能容納十萬軍馬呢?唐王無動於衷,繼續下令:“進!”
第一個士兵趴在地上,頭拱進廟門內。這時,第二個士兵推著他的後腚,硬生生把他推了進去。接著,第二個,第三個……整整十萬兵馬就這樣擠進了小廟。
進廟後,則是另一番天地:寬闊的大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