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大幕拉開 (第1/2頁)
單走一張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隨著189年11月董卓的外放官員,僅僅一個月後,各就各位的關東士族集團們就聚攏了手下的兵力財力來找董卓的麻煩了。
這就是放虎歸山,遺患無窮。
最開始,張邈的弟弟廣陵太守張超的功曹,廣陵射陽豪族臧洪攛掇張超說:“明府歷世受恩,兄弟並據大郡。今王室將危,賊臣虎視,此誠義士效命之秋也。今郡境尚全,吏人殷富,若動桴鼓,可得二萬人。以此誅除國賊,為天下唱義,不亦宜乎!”
張超隨後帶著臧洪去陳留見他哥哥張邈。
張邈很快也興奮了,隨後這哥倆又找來了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軸等人一塊商量,大家都紛紛表示聯合討董。
(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人。東漢大臣、名士,“八廚”之一。)
公元189年12月,東郡太守橋瑁第一個豎起了大旗,詐稱京師三公發信給各州郡,陳述董卓的惡行,號召各地舉兵討董。
(橋瑁,字元偉,梁國睢陽人,名臣橋玄族子,睢陽橋氏。)
曹操帶著從老家攏來的一部分隊伍於己吾正式起兵,北上投奔了陳留太守張邈。
在此之前,曹操父親曹嵩說:“資少恐不成事。此間有孝廉衛弘,疏財仗義,其家鉅富;若得相助,事可圖矣。”
(衛弘,又名衛茲,字子許,(《三國演義》中其名為衛弘,當為誤記),陳留襄邑(人。曾舉孝廉,先後被車騎將軍何苗、司徒楊彪等召闢。中平六年(189年),曹操在陳留己吾募兵,而衛茲以家財資助曹操,使曹操順利募得五千士兵。出自陳留衛氏,商賈鉅富。)
曹操置酒張筵,拜請衛弘到家,“今漢室無主,董卓專權,欺君害民,天下切齒。操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公乃忠義之士,敢求相助!”
衛弘感於曹操赤子之心,“吾有是心久矣,恨未遇英雄耳。既孟德有大志,願將家資相助。”
曹操得到了幹大事的第一桶金,然後招集義兵,豎起招兵白旗一面,上書“忠義”二字。
不數日間,應募之士,如雨駢集。
一日,有一個陽平衛國人,姓樂,名進,字文謙,來投曹操。
又有一個山陽鉅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也來投曹操。(山陽李氏,濟陰豪族,叔父李乾)
操皆留為帳前吏。
又有沛國譙人夏侯惇,字元讓,乃夏侯嬰之後;自小習槍棒;年十四從師學武,有人辱罵其師,惇殺之,逃於外方;聞知曹操起兵,與其族弟夏侯淵兩個,各引壯士千人來會。
此二人本操之弟兄: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過房與曹家,因此是同族。
不數日,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各引兵千餘來助。曹仁字子孝,曹洪字子廉:二人弓馬熟嫻,武藝精通。
操大喜,於村中調練軍馬。
衛弘盡出家財,置辦衣甲旗幡。四方送糧食者,不計其數。
漢末最強的一個家族,逐漸走上歷史的舞臺。
曹仁和曹洪都是曹操的堂弟,曹仁的爺爺曹褒是潁川太守,父親曹熾幹過侍中、長水校尉;曹洪的伯父曹鼎是尚書令。
中常侍曹騰明顯是利用自己歷任四帝的深厚資源帶領全族一榮俱榮的。
由於曹操家強硬的巨大宦官背景後臺,曹操家族在漢末這些年非常幸運的趕上了可以野蠻生長的豪族發展模式。
譙縣曹氏和夏侯氏發展成不可招惹的地頭蛇。
比如曹家第一戰將曹仁,就是“陰結少年,得千餘人,周旅淮、泗之間”的當地黑社會頭目。
曹純則走的另一種風格,成為了白道混的地方名流。“僮僕人客以百數,純綱紀督御,不失其理,鄉里鹹以為能。好學問,敬愛學士,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