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董卓崛起 (第1/3頁)
單走一張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呂布成功奪權,帶著麾下軍隊投了董卓。
董卓大喜!
“哎呀!卓今得將軍,如旱苗得甘露啊!”
降將,就要有身為降將的覺悟,不表示忠心,如何讓人信任?
呂布很有自知之明,“呂布漂零半生,只恨未逢明主,公若不棄,布願拜為義父。”
董卓很高興,這呂布不愧是自己看上的人,很識時務,懂進退,當即高興認下義子,“哈哈……我得奉先真天賜英傑也!吾兒快起!吾兒快起!”
“義父在上,兒從此以後,跟定義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相助義父,共圖大業。”
皆大歡喜。
兩人成功完成利益交換。呂布成功融入董卓集團,董卓順利吞併丁原遺產。
若說不開心,那只有袁氏了。
袁紹手中僅僅是兄弟袁術的虎賁軍和自己的司隸校尉軍。
強弱已判。
袁紹機關算計,為他人做了嫁衣。
#
今日,不同的時間、同樣的地點,董卓再次宴請眾人商討廢立之事,誰也沒想到,朝廷竟被一西涼武夫把控。
在商討廢立之前,董卓也問過李儒,河間王究竟是何意?
李儒答曰:“河間王不表態,就是最好的回答。”
“此言何意?”
“主公,以我對那位的瞭解,洛陽所有事情他絕對全部知曉,之所以按兵不動,就是他預設我們目前所作所為。”
董卓聞言不語,若真如李儒所說,洛陽被自己控制,也在那位掌控之中,那位所圖謀的是什麼?
想不明白,董卓就不想了,先把眼前事做好。
“諸位!今皇上闇弱,不可以奉宗廟。我將依伊尹、霍光故事,廢帝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帝。有不從者斬!”
與前幾日不同,掌握大部分兵權的董卓,此刻硬氣起來了,再也不似之前那般客氣。
這時,呂布持戟率領著甲士走進來,將所有文武大臣圍了起來。之後,呂布持戟站在了董卓身邊。
凶神惡煞!
眾文武大臣懾於董卓的淫威,都敢怒不敢言。
董卓亂政,或心懷漢室的公卿、或想著鷸蚌相爭的野心家,都不止一次地寫信給河間王,希望他能夠率兵進入洛陽,解救大家於水火之中。
相比於董卓,大家更願意接受坐下來與河間王談。
可是,所有書信全部猶如泥牛入海、杳無音信,大家摸不透、猜不著,這位存在感最強,但又顯得最弱,無論洛陽如何爭鬥,他都不關心,彷彿這一切都與他無關。
袁氏不止一次後悔提議命外兵進洛陽勤王,可當初河間王虎視眈眈,給的壓力太大,現在騎虎難下,請神容易送神難。
見眾人不語,董卓心下大定,就在這時,袁紹開口了:“當今,朝廷初定,召爾等入京,以為扶佐天子,安定庶民。而你,卻幾次三番妄議廢嫡長而立庶,豈不是蓄意謀反嗎?”
他不甘心啊!
他謀劃數年的局,就這麼被眼前這個胖子摘了果子,若不與之鬥爭,袁氏聲望就沒了!
董卓早看袁紹不順眼了,當初利用他給十常侍壓力,引得何進與他們兩敗俱傷,若不是自己及時趕到,這洛陽就成了他袁家的天下了!
現在,洛陽的兵權大部分都在自己手中,只剩下袁氏兄弟,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董卓趁著今日,就要對袁紹發難,“天下事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
“哼!天下之事在皇帝,在諸位忠臣。你?只不過是一篡逆之輩,又待怎樣?”
比起鬥嘴皮子,董卓這樣的西涼武夫怎麼可能是袁紹的對手?
袁紹一句話便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