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並北變化(三) (第1/2頁)
單走一張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35章 並北變化(三)
若不是親眼所見,田豐、戲忠、董昭三人都不敢相信,看上去溫文爾雅的大漢王爺,此刻竟有點像是潑婦罵街。
這些話是能說的嗎?
隨便一句說出來被告上去,不死也得脫層皮。
但是一想到這位的身份,三人便都釋懷了。
這大漢,現如今只有這位才敢這麼說吧!
“士族、外戚、宦官,只知道在朝堂爭權奪利,一點都不顧百姓死活!”
“這主公,士族宦官某知道,但何來外戚?”
說話的正是田豐,外戚竇氏被滅,皇后宋氏一族也因誣告被滅,現在唯一能稱得上外戚的只有執金吾董奉,但那不是主公親舅舅嗎?
而且,他也沒有勾連串黨呀。
“我說的是何貴人,不,現在應該叫何皇后了。”
沒錯,光和三年(180年),何貴人被立為皇后,何進也因此而拜侍中、將作大匠、河南尹。
而她的兒子劉辯,也成為名正言順的嫡子。
“王爺,何皇后新立,還不至於”
“那你們是不知道那位的本事,等著吧,她想讓兒子坐上那個位置,必然要在皇兄面前作妖,前朝後宮本就一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相信不久,她的那位哥哥將一路飆升。
可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什麼玩意都能擺得上臺面。”
劉寒一邊吐槽一邊思考著這位歷史上有名的何大將軍,本事沒有,架子不小,沐猴而冠帶,知小而謀強,若他是皇兄,也斷不會立劉辯為帝,不然何氏就是下一個呂氏!
而座下三人則是很默契地沒有說話,這件事不是他們能妄加議論的。
“敢問王爺,可有挽救之法?”
董昭也只大漢久病纏身,但高度不同,他看不到破局之法。
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的,一代忠臣,董昭覺得或許王爺可與袁家聯手,先剷除宦官,再消滅外戚,最後還大漢朝一個朗朗乾坤!
當然,這話董昭沒說。
“自是有,但很危險,孤現在沒法跟兩位交心,孤只能告訴兩位,孤正在做,而現在,則是最重要的一步,在孤眼中,宦官、外戚都是小患,士族才是心腹大患!”
“士族?怎麼會!我士族都心向漢室”
“為何不是?光武帝平王莽之亂,曾承諾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二百年了,的確是王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但這天下卻越來越貧窮,百姓流離失所。”
“那還不是因為宦官當政,吏治敗壞?”
董昭先行開口反駁,熟讀孔孟之道的他,不能接受!
“那你可知,他們都做了什麼?
朝堂內,地方官員任免都由他們把控,皇權不下縣,不知道是哪個混賬說出的話,竟成了士族一致的意見,長此以往,帝國必定滋生腐敗,地方官員要麼是士族,要麼是地方豪強,可有普通百姓和漢門活路?
朝堂外,侵佔田地,私吞人口,豢養家奴,買賣鹽鐵,這些士族是沒有反,可是你告訴孤,他們這麼做和反了有什麼區別?
不談別的,就說這裡,一個小小的定襄張氏,家資之巨令人瞠目結舌,足夠十萬大軍三月之用,伱可知他手底下多少家奴?
兩千!
那大漢其他士族呢?會不會更多?若是他們真的聯合在一起,比如汝南袁氏,門生故吏遍佈,勾結士族無數,董先生,你告訴孤,他們想幹嘛?”
董昭震驚了,他震驚於定襄張氏的規模,更震驚於劉寒說的話。一個小小的定襄張氏便已如此,那其他
大漢計程車族,哪個手底下沒有私兵?
可怕!
董昭似乎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