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第2/2頁)
單走一張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野,即為荊州劉表之屏障,南陽有失,荊州難保,主公不妨交好劉表,與其達成同盟,守望相助。”
眾人深以為然,如今大漢局勢日漸明朗,劉寒大勢已成,徐州動盪,先是陶謙病逝,隨後劉備入主徐州,可還沒捂熱就被呂布鳩佔鵲巢,雖然有著外部壓力,但雙方必有一戰。
揚州有袁術,但孫堅之子孫策可不像是個能久居人下的人,故袁術隱患也不小。
涼州更不用說,雖說劉寒沒有出兵涼州,但靠近三輔之地的漢陽、安定、北地三郡涼羌人不敢造反,甚至大部分蜷縮在西涼舔傷口。
大戰數年,唯有同樣作為漢室宗親的劉表、劉璋二人所在的荊州、益州沒有遭到破壞,甚為富有。
劉表此人,年紀大了,非縱橫之才,卻是守土牧民的治世能臣。
先治貪暴,再行仁義。愛民養士,圖存於虎狼之間。
劉表的仁義,就是盡最大的努力,在亂世中開闢一方樂土,為飽受荼毒的人們提供了一個避難所。
但是很可惜這種桃源鄉無法長久存在。
沒人能在滾滾洪流中獨善其身,早晚都會被時代的漩渦裹挾。
在很多時候,仁義也會成為罪行。劉表的罪,就是不知道,或者不願接受大漢分崩離析。
若在太平治世,劉表必可以作為一代名臣,輔國理民,造就繁華盛世。而一個不曉軍事胸無甲兵的中年書生,在亂世又能有什麼樣的威脅?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荊州四戰之地,卻讓一犬鎮守,能不丟嗎?
如今亂世,共有四種人。
一種是西漢人,兢兢業業在個人德行的完滿上,無可指摘無可挑剔,卻不合時宜。譬如鄭玄。
一種是東漢人,瀟灑華美,相信盛世的輝煌可以重塑,舊世的種子還能長成參天大樹。譬如蔡邕、荀彧、劉表。
還有一種是亂世人,穿透暮氣深沉,摧枯拉朽般踏碎冢中枯骨,開闢新天新地,譬如劉寒、曹操。
最後一種是苟且人,順應大浪載沉載浮,沒有自己的信念與堅持,抓緊機會恣意狂歡。譬如孫權、二袁。
所以,當劉表還在為自己慶幸多了個免費的守在北邊看門的人的時候,人家早已開始圖謀他手上的荊州。
鍾繇說完,忽見兵士進來:“報!主公!最新情報,劉寒入潁川,屠了長社鍾氏全族。”
“什麼?!”
袁紹不敢相信。
“啊!”
聽到這一晴天霹靂的鐘繇,頓時暈厥過去。
袁紹剛醒,鍾繇又暈了,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
(別問,問就是我不喜歡鐘會,要寫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