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當仁不讓 (第1/3頁)
覆舟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走了嗎?”
“走了。”
“散了嗎?”
“散了。”
“散了幹什麼去了?”
“種地去了。”
“確認嗎?”
“確認。”
“真的?”
“千真萬確。”
“呼!”
羅貝爾昂首喘出一口帶雪的熱氣,從坡壘的營牆上滑了下來,朝著天空大笑起來。
緊接著,朱利奧和法羅也從營牆上滑了下來,三人躺在澆著冰的泥地上相擁而笑。
“好,好,終於撤圍了……終於……”
羅貝爾露出劫後餘生的後怕表情。
“法羅,軍營裡還有多少存糧。”
“四天前就耗盡了,這四天都是吃的馬肉。”
“還有馬嗎?”
“全殺了。”
奧地利殿後軍團在主力分兩路撤退後堅守原地,足足二十天,將殿後戰硬生生打成了阻擊戰。
這和弗雷德裡克原本的計劃不符。
按照皇帝的天真設想,殿後軍和敵人交手後應該直接撤退,儘快向南與他匯合。
問題在於……戰爭哪有那麼容易。
波蘭人又不是白痴,怎麼可能眼睜睜看著數千人規模的部隊從眼皮子底下逃走。
波蘭騎兵舉世聞名,追擊更是東歐人的拿手好戲。奧軍一旦放棄建城,覆滅只在須臾之間。
奧地利地處山地,牧馬場條件有限,也沒有資深馴養官打理,同種馬種內部自由雜交,培育出的戰馬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比不得波蘭人在草原上放牧養育的東歐駿馬。
漢朝時,中原皇帝為了培育可以與匈奴人抗衡的良種大馬,不惜重金向西域諸國求購,到最後甚至不惜發兵覆滅西域,可謂一馬難求。
奧地利的馴養官知曉本國的戰馬質量不足,多次向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的大公求購良種,但見效甚微。
時至今日,奧地利戰馬在耐力、爆發力、體型,甚至連順從度都不如波蘭等東歐國家。
和波蘭人在平原上開戰,羅貝爾還不如解散軍隊各自逃命,那樣活下來的人也許更多一些。
“我軍的傷亡情況,清點出來了麼。”
法羅輕聲道:“清點完畢了,872人陣亡,1458人受傷,其中231人重傷無法治癒,其餘1227人還能隨軍行動,還有421人失蹤了。”
“這麼詳細?”羅貝爾在心中默算,咋舌道,“所以我們損失了將近一千五百人,上帝啊……”
哪怕依託堅壁營壘,擁有更多的火炮和火槍,奧地利依然在二十天的阻擊戰中付出了巨大的損傷。
五千人中失去了一千五,戰損率高達三成,假如加上那一千二百的傷兵,傷亡率超過了一半。
這是他掌軍以來除夜襲全滅之外最慘重的一次勝利,甚至不能算是勝利。
他只是竭力拖到了春耕開始,波蘭人被迫撤軍解散而已。
要知道,波蘭在應對他這一方的同時,在北方對普魯士的攻略也未曾停止。雙線作戰的波蘭人,真是可怕的對手。
“‘不可忽視每位勇敢公民的犧牲’,這是我年輕時學會的道理。”
法羅扶起羅貝爾和朱利奧,撣掉他們衣背上的塵土。
“事不宜遲,大人,請下達撤軍命令吧。”
“好,你們立刻回營整理行裝,讓士兵把之前準備的三百副擔架抬出來,我們帶著所有傷員一起走。”
朱利奧:“好耶,我還從來沒去過匈牙利呢。”
“不,我們不去匈牙利。”
羅貝爾眼中寒芒一閃。
“我們要去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