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白輕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呃!?
趙貞釘釘看著崔人傑,意思是那你說咋辦。
崔人傑輕咳一聲,緩緩開口:“陛下,臣覺得吧,人心都是肉長的,想收攏人心,還是要動之以情。
這人不同於物件,說拿走就能拿走。
強帶走了孩子,不只那周越和炫墨等人會恨您,就連鈞墨這孩子也很難跟陛下一心。”
趙貞做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示意崔人傑繼續說。
“臣以為,這當孃的,都希望孩子學業有成,可以先讓鈞墨入太學讀書。
陛下可以時不時的去太學探望他,再稍加指點一二。
久而久之,他會對您產生感情的。
這比直接把他擄到宮裡,要強的多,雖然慢些,但他們感情上接受起來,比較容易。”
“有道理,朕都等了好幾年了,不在乎再多等幾年。”
這一等,就真的等了好幾年。
這期間,發生了很多事情。
先是有北地的王勾結異族造反,打著“清君側”的旗號,企圖推翻當今,取而代之。
這個時候,因為將才凋零,朝廷裡的武將,大多已老。
沒辦法,已經成親的宋原,披掛上陣,聖人任命他為大元帥,去北地平亂。
而種棉花和其他經濟作物大獲成功的北方大地主周垣墨和他的夫人春娘,也號召百姓,跟他一起積極備戰,為朝廷捐獻和運送了大批的糧食和物資。
宋原的夫人,周清墨作為大輝朝首屈一指的大商人,帶著商界的同仁們,為朝廷捐錢捐物,拿出幾年的利潤來,屢次上前線慰勞戰士們,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周炫墨,是大輝朝最年輕的狀元郎,一開始授予了外放鳳翔通判的小官兒。
因為人沉穩內斂,又聰穎好學,吃得苦,懂得多,政績斐然,幾年內從通判升到了縣丞,知縣,知府……一路升上去,邊境吃緊這年,剛升了翰林學士。
他雖是文官,但武藝不凡,熟讀兵書,胸有丘壑,因此自請去前線,做一名小卒。
聖人和參政院的一幫子老臣,都很喜歡他,哪裡就捨得放他去冒險了。
不過,他屢次上書,並在大朝會上大吵大鬧,讓那些謹慎的老臣們,知道了什麼叫熱血青年。
最後實在是拗不過他,只能派他去做了一個督軍,並給宋大元帥專門下了一道旨意,嚴令禁止周炫墨上戰場。
周家還有個小女兒楊墨,她彼時剛成親,嫁給了寧王的次子趙守中。
夫婦二人本來在戶部任職,聽聞戰事,立刻請求調往兵部。
在兵部,他們拿出來很多樣的兵器兵械甚至是兵車的圖樣,組織兵部下屬的兵工坊日夜不停的製造,供給前線。
他們夫婦也因此獲得了朝廷的嘉獎,就連寧王府,跟聖人的關係也因此緩和了不少,戰後,寧王被允許出府行走。
要說經歷最傳奇的還是小兒子鈞墨,被陛下賜姓趙,改名趙守靜,陛下收為義子,上了皇家玉碟。
戰事一起,他就自請追隨宋大元帥,去前線打仗。
為了這件事,太后、聖人,還有趙守靜的養母周越,都不同意,鬧騰的很厲害。
但是父母哪裡有拗得過孩子的,最後趙守靜偷偷帶著他師父任平生,騎馬跑了。
等大家得到訊息,他們都跑出去幾百裡了。
聖人沒辦法,派出了許多暗衛去追。周越則派了家裡蓄養的護衛去保護小公子。
崔相知道了,也急的如熱鍋上的螞蟻,跟族長打了招呼,派了家族裡的府兵去保護。
幾隊人馬紛紛奔向北境,奔向那生與死的較量。
在各方的努力之下,一年後,叛亂平息,叛軍被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