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第1/3頁)
張愛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在美四十年,張愛玲不曾再見過任何一個親人,唯一的弟弟張子靜一九八九年和她通上信,得來兩句&ldo;沒能力幫你的忙,是真覺得慚愧,唯有祝安好&rdo;,張愛玲和好友宋淇、鄺文美夫婦越洋寫信,倒噦噦唆唆有說不完的話和問候。《張愛玲私語錄》裡那些機智可愛閃閃發亮的句子,像是一個沒有防備的人在知己前的天真健談。她說:&ldo;世上最可怕莫如神經質的女人&rdo;,&ldo;文章寫得好的人往往不會撿太太&rdo;。還有還有‐‐&ldo;面對一個不再愛你的男人,作什麼都不妥當。衣著講究就顯得浮誇,衣衫襤褸就是醜陋。沉默使人鬱悶,說話令人厭倦。要問外面是否還下著雨,又忍住不說,疑心已問過他了。&rdo;鄺文美形容張愛玲在陌生人面前沉默寡言,不善辭令,可是遇到知己時,就彷彿變成另外一個人(鄺文美,《我所認識的張愛玲》,發表於一九五七年香港,今收入《張愛玲私語錄》,臺灣:皇冠,二〇一〇年七月出版。)。就很能說明張愛玲熱情和孤僻兩面衝突的性格。
一般人總以為父親和胡蘭成是張愛玲一生的痛點,看完(《雷峰塔》與《易經》,你才發覺傷害她更深的,其實是母親。&ldo;雷峰塔&rdo;一詞,囚禁女性意味濃厚,也幾乎有《閣樓上的瘋婦》(the adwoan the attic)的隱喻。雷峰塔囚禁的兩個女人,一個叫七巧,一個叫長安,母女倆同樣戴了沉重的黃金枷鎖,小說早已預示了真實人生。張愛玲《易經》裡有一段描述當年被迫結婚的母親隆重的花轎婚禮:&ldo;他們給她穿上了層層衣物,將她打扮得像屍體,死人的臉上覆著紅巾,她頭上也同樣覆著紅巾。婚禮的每個細節都像是活人祭,那份榮耀,那份恐怖與哭泣&rdo;,&ldo;每一場華麗的遊行都敲實了一根釘,讓這不可避免的一天更加鐵證如山&rdo;。張愛玲描述的婚禮猶同葬禮中封槨釘棺,恐怖已極。她和母親一樣,奮力想掙脫傳統的枷鎖,卻終其一生,帶著沉重的枷劈傷了好幾個人。女兒總是複製母親的悲劇,無止無歇,於張愛玲,還加上了對母親的不信任,雷峰塔於是轟然倒塌。
張愛玲帶著這童年的巨創,度衡並扭曲了所有的人際關係,直到人生的終點,還在《對照記》裡戀戀於母親年輕時的美麗,這種愛恨交織的糾結,證明瞭她從來不曾從母親帶給她的傷害中走出來(倒不是父親或胡蘭成,《對照記》裡這兩男人連一張清楚的照片也沒有)。張愛玲《私語》一文曾提到&ldo;能愛一個人愛到問他拿零用錢的程度,那是嚴格的試驗&rdo;,&ldo;母親是為我犧牲了許多,而且一直在懷疑著我是否值得這些犧牲&rdo;。在現實人生中,正是這些瑣碎的難堪,尤其是錢,是使她看清了母親,也一點一點毀了她對母親的愛。
《雷峰塔》起首是母親出國離棄了她,《易經》的結尾則是戰事中拼了命回到上海,那棟母親曾住過的公寓。&ldo;打從她小的時候,上海就給了她一切承諾&rdo;,這句話潛意識裡或有對母親的依戀,尤其是《易經》用了極大的篇幅著墨母女之間,這是張愛玲早期作品不曾有過的。《雷峰塔》起筆於一九五七年,正是她母親去世前後(父親則一九五三年就已去世),是否也說明瞭什麼?正如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小團圓》的動筆,也是張愛玲聽聞(親近胡蘭成的)朱西寧欲寫她的傳記,才起的想頭,何不自己來寫胡蘭成?
在《易經》裡,一個首次坦露的具體情節,是母親楊露從國
外回來探視正讀香港大學生活拮据的琵琶,當時歷史老師佈雷斯
代(這段情節《小團圓》稍稍提及,沒有細節,歷史老師名為安竹斯。)好心資助了琵琶一筆八百元的學費,琵琶將這好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