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電子元件 (第2/3頁)
蚊香升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把要問的話,給憋回去,憋的那個臉通紅。
邢寶華抱著箱子走到工作臺,把裡面的電器元件拿出來,又把劉泉喊過來,教他識別電子元器件。
別看劉泉的背景也深厚,人家踏實得想學點手藝。在這修理部裡,讓幹啥就幹啥,雖然平時沒啥事兒,他話也不多,總讓人感覺和透明人似的。
邢寶華感覺這位還算老實人,也願意教給他一些修理知識。
主要這貨還有點私心,把劉泉培訓出來,他好開啟鹹魚模式,躺平不香嗎?
從盒子裡往外拿件的同時,邢寶華還發現箱子裡有個紙條,上面的字跡清秀,頓時讓邢寶華感覺,張學寶的字怎麼和女孩子似的。
看著上面列出元器件的型號數量規格和單價,感覺張學寶很細心。
看到最後,才看到執筆寫的是張學寶的助理代寫的。怨不得寫得像是女孩,還以為是張學寶寫的。
和劉泉整理完這些元器件,才把目光放在三顆晶片上。讓邢寶華沒想到的是,竟然有德儀的TMSA23010數字訊號處理器和TMC281 數字語音合成器。
另外一顆晶片還沒看出啥型號來,就當前的兩顆晶片,讓邢寶華欣喜諾狂。
這兩顆晶片,邢寶華都捨不得改,尤其是這年代,想做點高階貨都不容易,尤其是晶片。
太缺少了,需要大量的依靠進口。
國內的晶片不是說沒有。確實有,也能用,但質量上不敢保證,第一個成品率非常低。
第二價格不便宜不說,供貨也不及時。
第三個就是裝置升級和產品升級問題。投入太少,導致逐步的落後。
用當時的話來說,造不如買,這不知道那個王八蛋提出來並且執行的。
在當時的環境下各處都缺錢,不管是什麼單位都想要上級撥款,改善環境、升級裝置的更新換代。
有那麼容易嗎?
國家的錢緊張,銀行的錢緊張,等著錢用的企業或單位能有什麼辦法。只能在等待的同時還得想盡一切辦法創造利潤。
買進口裝置要外匯,國家正在鼓勵創匯,大額度的消費外匯,需要層層的上報,層層的審批。
有那麼容易審批下來嗎?沒有,那麼需要的產品怎麼辦。買外面現有的成品。
也不知道誰,感覺買裝置需要等,也等不起,那就買現成的,買多了還能便宜,就成了造不如買的局面。
如果,當初還有些人能堅持造,堅持繼續研發下去,多投點錢進去,我們國家的半導體事業能和老美子,小日子,縮短很多。
60年代到80年代我們有自己的光刻機。可惜啊。就因為當初的制度讓我們的光刻機投資少,研發緩慢,最後整體的落後。
邢寶華感覺到手裡的晶片有些沉重,如果有可能,他倒是希望國內能生產出來。
至於專利,去他孃的。為了發展下去,臉都不要。而且晶片的結構圖,邢寶華腦子裡特清晰。
只要繪製出來,交給國內地廠子生產,這年代的晶片難度又不大,能完美的複製出來。
當然生產出來的晶片不能發售到歐美地區。
回頭問問張學寶看國內哪家研究所或廠子能製造這玩意。
“要不要給晶片結構升個級,繞開專利?就怕國內生產線跟不上,生產不出來。就算生產出來,成品率也會拉高晶片的價格。”邢寶華心道。
有了數字晶片,邢寶華能幹的事兒太多了,當然這也要看這東西在誰手裡。
讀寫器這玩意的難度不大,製作簡單。難的是引導驅動,需要軟體和硬體同時進行。
之前就想好製作思路以及畫好圖。叫過劉泉來幫忙,見到徐帥往跟前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