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部分 (第2/5頁)
雨霖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掃到插秧的位置,到時插出來的效果,就是一行的一行的,間距都大概差不多。
可方大軍畢竟是穿越者,他插的秧苗,結果當天下午就有不少浮在了水面上,因為沒插好,田泥鬆動,秧苗就漂浮了起來,天生不是種地的料啊。
最後他就去拔秧,秧苗需要培育,辦法也算簡單,選一塊好田,把田泥耕得細軟,然後壘成長方行,但水面不能超過表面位置,可週圍又必須有水。
跟著還需要潑灑糞水,最後就是把稻穀種子均勻的撒在上面,然後跟大棚的辦法差不多。給支個小帳篷在上面。用薄膜蓋好。始終要保持周邊有水,但種子不能泡在水中。
跟著就是慢慢的生長,到了茁壯成活後,就可以撤掉薄膜,再讓其生長一段時間,這下就可以移栽了,這拔秧也是技術活。
弄得不好,就把根給扯斷了。那這秧苗就報廢了。他見過後世在旱田裡培育的“拋秧苗”,那是把種子點種在模具裡面,硬幣大小一個凹槽,撒上幾粒穀子就可以,等成活後,輕輕一拉,就可以連根帶土一起從模具中拉出來。
這個模具是一版一版的,拿一版在手中,站在田埂上,拉出秧苗。輕輕一拋,因為秧苗的根帶著泥。下重上輕,落下的時候,就直接插進田裡了。雖然拋秧看起來東倒西歪,但長上一段時間就正常了,當然拋秧還是需要補坑,比如農田的邊上,就需要手插,還有太密集的地方要給拔掉些,太稀少的地方要補秧。
可卻節約了大量的勞力,最後收穫的產量,不比插秧少多少。
體會到現在插秧辛苦後,方大軍還真是生出了“拋秧”這個念頭,也跟著就付出了行動,找徐榮溝通了一下,誰想徐榮也引起了重視,說是馬上安排實驗,農業局要幾塊實驗田,這個太容易了。
他也把記憶中所知關於拋秧見識說了出來,畢竟是外行,接下來就沒管了,也開玩笑說,如果出了結果,別忘了,幫他賣點煤炭,也就是拉些單位的煤炭定單來。
栽完了稻穀,月底,他又去栽玉米,本以為這是個簡單活,誰知道也停挺雜的,玉米的栽種比較落後,現在不是點種,而是跟稻穀一樣,需要培育苗子,辦法差不多,只是在土地裡面。
不過移栽的時候,玉米的根必須連帶泥土一起給剷出來,不然就不容易栽種成活,在栽種之前,土地是需要用鋤頭挖一遍,然後按照間距,挖一個坑,把玉米栽種進去,到六七月份,紅薯就是栽種在玉米的根旁邊。等把玉米收割後,紅薯也會迎來旺盛的生長週期。
他知道點種玉米,可提出來後,估計也無法解決,這事就沒提了,村民也習慣了這般。玉米栽種後,還會經過“上抖”,也就是用鋤頭把玉米根周圍的泥土鬆一下,施上肥,這是技術活,因為一不小心就把玉米根給挖斷了,連補坑都不行,因為已經過了生長週期。
五一勞動節,今年的五一,他確實是在勞動。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瞎忙活,不光如此他還去支援了李玉蘭家,跟這邊長輩的情況差不多,李家那麼忙,居然也留了些土地種糧食。
他這個女婿也去幫了點倒忙,酒肉吃了不少,幹活還沒喜歡偷懶的小玉琴利索。
大廈的修建正式啟動了,分配面積還在商量當中,沒有最終定下來,以方大軍估計,可能需要好幾個月,效率真夠低的,而政府也接管了修建工程,他在過程中沒什麼權利,索性不去了,但偏偏幾個負責人又喜歡聽取他的意見,通訊聯絡不發達,就經常託口信讓他去一趟。
搞得他幹活都幹不利索,偶爾就要去一次縣裡,當大家得知他這段時間在種地,不知道多少嘆息,這不是大材小用嗎,但要是知道他種地的水平,估計就不會這麼看了。
水庫的改造工程差不多了,魚塘需要暴曬,正式利用還要等段時間,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