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徵士兵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沙袋。
這種沙袋的優點是不需要用到麻袋所以十分廉價,缺點是阻水效果不好且受季節、地域影響。
比如它很難在裡頭裝上石頭或沙子而不漏,依舊很容易被水衝垮。
再比如冬季蘆荻、茅草比較少,麥梗也大多在屯田時燒了,這時想要找到大批的原料製作卻是不易,而且它製作起來同樣需要大量人力耗時長。
所以鄭國並非沒想到這辦法,而是這方法用不上也無法用。
此時一聽沈兵說麻袋,就不由緩緩點頭。
楊端和好奇的問:
「聽嗇夫的意思,這沙袋可用於建臨時堤壩?」
「而且能短時速成?」
為了更好解釋,沈兵乾脆命人去取了幾十個麻袋演示了一回。
沈兵一邊指揮工匠們幹活一邊說:
「我等可以先將麻袋裝滿沙土。」
「裝什麼沙土可視情況而定。」
「比如靠近河水的外沿就可用不易散於水的沙及碎石。」
「內沿則用更穩固的夯土。」
「裝滿後紮緊袋口,在需要建堤處交錯疊在一起堤壩便成了!」
說著就見工匠們將幾十個沙袋堆疊一起一字排開,不一會兒就形成了一個堤壩。
完了後沈兵又加了句:
「其間若是再打上木樁及麻繩捆綁,則會更結實!」
楊端和將目光望向鄭國,似乎是問鄭國此法是否可行。
鄭國很肯定的點頭回答道:
「此法可行,此法可行。」
「這沙袋與『草裹泥』神似,卻不知比『草裹泥』要好上多少倍!」
「麻袋可將沙石牢牢聚攏在一起不致鬆散,阻水效果雖不如堤壩卻也不弱。」
「除非是麻袋因長期被水浸泡腐爛開裂,否則這壩……」
想了想,鄭國又說:
「我等何不試試?」
楊端和問:
「怎麼個試法?」
其實還真可以試。
鄭國找了個水流不急的溝渠,像這樣的溝渠在魏國是到處都是。
之所以要求「水流不急」,是因為將其阻水斷流時水流會越來越急,大概就可以到水淹大梁的程度。
接著就像沈兵所說的那樣來一通操作:
先在渠內打樁,再往木樁間填沙袋……隨著一個個沙袋往裡填,沒過多久溝渠水流就被阻斷了。
接著再往木樁後繼續填些沙袋加固,一個堤壩赦然立在眾人面前。
鄭國望著沈兵感嘆道:
「嗇夫此法用於阻水甚好。」
「其快速有效,雖要消耗許多麻袋,但緊急時刻未嘗不可。」
這話說的是。
麻袋再重要也不會比滅魏重要吧?再貴也不會比大梁城貴吧?
而且軍情緊急時間就是一切。
平時不能用麻袋不代表關鍵時刻還不能用。
尤其是其它方法都行不通已無路可走的情況下。
於是楊端和就不再遲疑了,當下命令道:
「馬上從邯鄲調來麻袋!」
「越多越好!」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