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第2/2頁)
[瑞典] 斯蒂格·拉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正典&r;的意思,可能是他們絕不會被寫人希伯來《聖經》。&rdo;
&ldo;這意思是?&rdo;
她笑了起來。
&ldo;法爾克牧師是說這個人受到秘傳文字的蠱惑,明確地說就是&l;次經&r;。在希臘語中,&l;apokryphos&r;意指&l;隱秘&r;,因此次經就是一些隱秘的著作,有些人認為次經具有高度爭議性,有些則認為應該把它納入舊約。其中的篇章包括多比傳、猶滴傳、以斯帖記、巴錄書、西拉書、馬加比傳等等。&rdo;
&ldo;請原諒我的無知。關於次經我只聽說過,從未讀過。它的內容有何特別之處?&rdo;
&ldo;其實毫無特別之處,只不過撰寫時間比舊約其他篇章稍晚。希伯來《聖經》將次經刪除,並不是因為猶太學者不相信其中的內容,只是因為這些是在上帝的啟示作品完成後才寫出來的。不過,希臘文譯本《聖經》將次經包含在內。羅馬天主教便不認為次經有爭議性。&rdo;
&ldo;我明白了。&rdo;
&ldo;然而在新教徒心中,它的確很有爭議。宗教改革期間,神學家們希望能更貼近舊希伯來《聖經》。馬丁路德將次經從宗教改革《聖經》中刪除,後來卡爾文主張絕不可以次經作為堅定信仰的基礎。因此次經的內容與《聖經》的明確性有某種程度的矛盾與衝突。&rdo;
&ldo;換句話說就是禁書。&rdo;
&ldo;沒錯。例如次經支援施行法術,並認為在某些情形下可以說謊,這類說法當然惹惱了基本教義派的信徒。&rdo;
&ldo;所以說如果有人熱衷宗教,會去閱讀次經或因而惹惱像法爾克牧師這樣的人,並非不可能的事?&rdo;
&ldo;是的。研究《聖經》或天主教信仰時,次經幾乎難以避免,另外對秘傳教派有興趣的人,通常也很可能會閱讀。&rdo;
&ldo;你該不會剛好有一本吧?&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