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第2/3頁)
[瑞典] 斯蒂格·拉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品書網www.vodtw.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道就統計資料而言,這種情形是否常見。西西莉亞與丈夫分居多年,但顯然仍維持婚姻關係。
另一個特點是:弗德烈的後代,包括亨利在內,都在公司扮演領導角色,主要也都住在赫德史塔或鄰近地區,而全都生女兒的約翰那一支,則都在婚後散居於斯德哥爾摩、馬爾默、哥德堡或國外,只有在暑假或較重要的聚會時才會來到赫德史塔。英格莉是唯一例外,她兒子根納•卡爾曼就住在赫德史塔,是《赫德史塔快報》的總編輯。
範耶爾以私家偵探的思維判斷,兇手謀殺海莉的潛在動機也許能從公司的結構看出,還有他早先也一直不諱言海莉對他的重要性;兇手的動機也許是想傷害範耶爾本身,也可能是海莉發現有關公司的敏感訊息,因而對某人造成威脅。這些全都只是臆測;然而,他也藉此指出十三個他認為可能涉及利害關係的人。
布隆維斯特前一天與範耶爾的交談也將另一點解釋清楚了。從一開始,老人提起家中許多成員時,口氣便充滿輕蔑與中傷,這讓布隆維斯特覺得很奇怪。他懷疑是老人對家族成員的猜疑扭曲了他對海莉失蹤案的判斷,但如今他逐漸瞭解範耶爾進行評估時冷靜得驚人。
在他眼前浮現的是一個在社會上、財務上十分成功,但在其他普通層面卻明顯失常的家族。
範耶爾的父親是個冷酷無情的人,他生下小孩之後便將教養與照料生活之責交給妻子。孩子們滿十六歲以前,只有在特殊的家庭聚會上才能偶爾見到父親,他雖要求他們出席,卻又對他們視而不見。範耶爾不記得父親曾以任何方式表達過愛意,反倒是經常數落他沒有能力,並以激烈言詞批評他。父親極少體罰,因為不需要。後來他由於在範耶爾企業表現傑出才終於獲得父親重視。
長兄理察很叛逆。在某次爭執過後‐‐至於爭執的原因,家人從未提及‐‐這孩子便搬到烏普薩拉就學。範耶爾先前已經提過他的納粹生涯便是在此播下種子,最後更將他帶往芬蘭戰區。但他卻沒說另外兩個兄弟的一生也頗為類似。
一九三○年,哈洛德與葛雷格也跟隨理察來到烏普薩拉。他二人十分親近,不過範耶爾無法確定他們和理察在一起的時間有多少。這幾個兄弟很明顯都加入了英達爾的法西斯運動&ldo;新瑞典&rdo;。哈洛德忠誠地追隨英達爾多年,首先加入瑞典國家聯盟,接著是瑞典在野團體,最後則是戰後的&ldo;新瑞典運動&rdo;。直到英達爾於九十年代去世之前,哈洛德始終是成員之一,有幾段時期他甚至是蟄伏的瑞典法西斯運動的主要捐款人之一。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